位置: 首页 > > 今日媒体 > 世界观 >
【见解:中国能够拯救世界吗?】
导语:中国现在依然不是全球经济的领导者。但它正在往那个方向走去。

比尔.鲍威尔/文 上海城郊一个朦胧的周六下午,张毅(音译)正待在通用冷气十足的展厅里试驾它的新型汽车。他并不是到那里去避暑的。现在张毅开的是一辆大众,而他希望升级自己的座驾。作为一家国有钢铁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张毅对自己的工作或者中国经济都不感到担忧。“情形依然很好,”他说。“现在负担一辆像这样的汽车我完全没有问题。”他朝着附近一系列的新型别克汽车点头示意。

这些日子里,全世界并没有太多地方的消费者能够以这样的信心说话。随着美国、日本以及整个欧洲陷入了三十年来最为严峻的经济衰退,中国显示出了强劲的实力。而六个月之前,它还曾经被质疑过。去年底,摧毁性的出口萎缩伤害了整个经济的增长,但是在政府5860亿美元——大约为整个GDP的13%,两年完成——的政府刺激项目之后,中国迅速反弹了。今年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是7.9%,而且还将在今年扩张到8%或者更多。经济势力增长的迹象几乎每天都会出现。工厂生产开始慢慢向上增加,一部分就是因为中国的消费者们继续以合理的程度花钱。通过政府对于小型汽车购买的补贴,汽车销售效果明显,四月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创纪录的水平,还将在今年轻易的超过美国。整体来看,中国的零售将上升16%。

单纯以数字,并不能够让人产生全球经济实力的平衡正在转向东方的感觉。有很多能够使这种时代精神具体起来的时刻,它们中最值得纪念的,是6月份美国财政盖特纳在北京大学中国精英们面前进行的演讲。当盖特纳尝试着保证中国对于美国政府债务的投资是“非常安全”的时候,回应或许将成为一种新经济秩序崛起的预兆:学生们笑了。

美国,毫无疑问的全球经济的领导者,现在正处于经济政策的混乱的改变之中,游离了之前引领了30年的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变得更加的倾向于让政府插手管控以及调节经济。现在没有人能够确定的说这是否是明智的,但是美国毫无疑问的正限于激烈的争端局面之中。在中国,这样的质疑并不明显,政府以敏捷的方式应对危机,而经济也以同样的方式作出回应。

这就是为什么,对于一家像通用这样的全球性企业来说,中国已经不再是它的未来的原因,因为中国就是它的现在。在全球所有最大的十个经济体当中,中国是唯一的一个正在增长的经济体。而且它还将要很快的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上交所今年的交易量膨胀了80%,截止到目前,这是全球主要市场中最好的表现。依靠出口原材料的国家们,例如澳大利亚和巴西,在过去的6个月时间里获益匪浅,因为来自中国的需求提高了原材料的价格。借助于与中国进行的交易,亚洲的出口驱动型经济再次复苏了生机。整体来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说:在2008到2010年的三年时间里,中国将会令人震惊的占据全球经济增长份额中的几乎四分之三。毫不令人惊奇,中国现在正成为这个正在寻找危机解决之道的世界的焦点。正如上海经济学家Andy Xie所总结的那样,“所有的人都希望知道同样的事情:中国能够拯救世界吗?”

贸易点

几年之前,同样的问题——中国将会驱动全球增长的观念——将会看起来显得荒唐。毕竟中国经济依赖的是制造业,这将反过来依赖来自全球毫无置疑的经济火车头美国的需求。但是,这台火车头现在仍然在转向之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说,美国经济今年将萎缩2.6%。在一些城市,美国房价将会继续下跌,于此同时,失业率将会上升到9.5%,这是1983年来的最高点。美国更加雷声大雨点小的经济刺激计划直到目前为止也没产生什么可观的好处,只不过是在股市中激起了一些火花而已。虽然联邦预算赤字已经不断在扩大之中,但是缺乏世纪效果的复苏,使得华盛顿又在讨论又一轮经济刺激支出的可能性了。

直到目前,中国经济刺激计划与美国的在速度和成功程度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根据世界银行最近的一个调查显示,北京政府的支出,将会在整体上构成今年80%的经济增长。这一部分是因为在衰退来袭时候,中国已经正处于一场全国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过程之中。紧急的支出只不过是在已有的道路上增加新的项目而已。换句话说,工程项目们本身已经是做好了准备的,而资金投入很快的就产生了效果——而且是以很大的程度上产生的。举例来说,对于新铁路建设的支出去年为410亿美元。而今年将达到880亿美元。一个《财富》500强企业的高级执行官说:“在美国,NIMBY(not in my backyard,别在我家后院扔垃圾)依然是日常的秩序。而中国则更像是IMBY。他们想在哪里建就在哪里建,想什么时候建就什么时候建。而且速度还不慢。”


中国经济增长和复苏的重要性,已经产生了一些建议说:类似于G8这样的机构,正在变得日益的没有用处。将来真正有意义的对话将发生在G2之中——美国和中国。7月27日,当发表一次有关双方高水平对话的演讲时,美国总统奥巴马看起来已经承认了这一点。他说,华盛顿与北京的关系将会“塑造21世纪”。最近的几个月之中, 北京开始逐渐的运用自己的分量。中国寻找——而且看上去将会很快的得到——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更大的投票权。6月份,中国同意购买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行的500亿美元的债券。该债券的目的就是扩充该组织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能力。今年早些时候,中国领导人担心的是美元的实力以及他们对于投资给美国国债的巨额资金的安全,中国呼吁建立一种新的替代美元的全球性储备货币。更近的时候,北京已经发射出的一个缓慢的使用人民币作为美元替代物在国际贸易中起作用的信号。方法是补贴中国公司以人民币作为出口计价单位。香港恒生经济学家曲红兵(音译)之所以扬名,是因为他说:在2012年,40%到50%的中国整体性贸易流通将以人民币为标准(虽然也有少一部分的其他经济学家们相信这将更快的发生)。这种意愿让它的地位公开化了。而且也使得其他政府去认为,中国的方式“与十年前相比十分不同,当时北京更加安静也更加低调。”香港德意志银行经济学家马钧马(音译)说。

确实,中国正在不断的敞开它的野心和对于美国政策的关注,因为它是华盛顿最大的国外债主。北京从未参加1990年代末远近闻名的针对全球经济政策的《华盛顿共识》。该共识呼吁自由贸易、私有化、减少监管、审慎的刺激政策以及自由的资本流动。美国财政部在信贷崩溃的潮汐中已经开始有计划加强对于自身资本市场的监管,但是这并不能够阻止北京继续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全球市场政策制定中起到更大的作用。作为核心,穗安已经采用了市场的很多封面,中国依然运行的是一种从上到下、命令集控制的经济。直到目前,它在衰退中游刃有余的表现,或许会让其他的发展中国家接受这种式样的资本主义。

没有这么快

然而,最好的回答中国是否能够拯救世界的答案是:还没有。很多经济学家质疑说,中国的经济是否真的如它所听起来的那么好,它是否真的走在了坚强复苏的道路之上?而且,更多的人在闲聊的时候认为,中国将成为全球经济拯救者的说法真是太早了。

中国整体的经济活力或许将会继续令人印象深刻,但是对于它表现的质量仍有太多的疑问围绕它的身边。在政府的强力支持之下,央行中国人民银行给了国有银行们大量的资金,而它们又给予国有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以资金支持。质疑的人们对于如此大量的现金洪流感到害怕。央行最近宣布:6月的新增贷款数字总量达到了2240亿美元。这一数字是之前数月的综合,而且使得所有银行借贷在前六个月的总数达到了接近1.1万亿美元。超过了2008年的总和。

对于乐观主义者们来说,6月的数据显示的是中国政府对于采用货币政策对抗衰退的坚定决心。正如北京大学金融教授Michael Pettis所说的那样,为了解决问题,中国“正在把所有的包括厨房水槽在内的东西都扔了出去”。毫无疑问,随着大量的金融支持,一大批的中国人将获得不如此无法获得的工作。但是,正如华尔街颇具影响力的《格兰特利率观察家》在最新一期中所指出的那样:“大量的资金及信贷注入……在熊市之前总是牛市。”该通讯描绘了对于中国现今贷款繁荣及美国房地产泡沫之间的令人担忧的关系。

的确有很确定的信号标志着中国复苏的一部分只是短暂的。中国股市繁荣的一部分原因是中国公司们获得了如此之多的廉价金融支援,它们因为没有更好的替代性投资渠道,之好把它们投入股市。亚洲战略学家Andrew Barber预测说:今年有多达30%的银行信贷都变成了股票。为什么资金没有投入到新的生意之中?有证据表明经济增长的核心部分依然是贫血的,尤其是进口-出口业继续因为全球增长缩减而受到影响。根据美国Fitch Ratings的一份报告称,虽然公司利益整体上正在萎缩,但是中国人继续加速意味着,当大量的经济刺激计划结束的时候,中国将会产生自己的金融危机。

更小的大中国

这些警告是重要的。但是中国的技术专家们很清楚他们所掌控的危险。“(危机时期)他们把眼睛睁得大大的,” Barber说,他们已经认识到在一种相对低迷经济环境下批准的贷款将会成群结队的变成坏账。数年之前,中国曾经虚弱的金融业才刚刚清除干净。2007年,坏账只占所有银行资产中的3%。而且,解决上一次中国银行危机的框架性设定仍在。换句话说,北京认为:它的金融业已经足够强大,能够处理宽松货币政策所带来的危险。

无可否认,更黑暗的前景从未曾出现过,而中国的经济继续强力领先,但它很可能以自身之力也不能够推动整个世界进入复苏。规模举足轻重。美国的经济总量是14万亿,中国的是4.4万亿。去年美国占据了全球整个GDP总量中的接近21%,而中国只有6.4%。换句话说,中国人的消费依然在增长,但是它依然不足以推动全球经济走出衰退。消费支出推动的整个中国GDP的比重不足40%,在衰退之前,美国的比重则是几乎为70%。随着美国的购物者们靠边站——因为消费者们关闭了自己的钱包,所以在过去的9个月时间里,美国的储蓄里大幅从零上升到7%——世界正在绝望的需要谁来顶替这样的缺位。


中国能够起到帮助。但是它依然是一个相对贫穷的国家,评级年收入为6000美元,美国则是39000美元,而欧洲是33400美元。在中国的一些大城市里面,中产阶级的收入大约是12000美元。虽然汽车销量数字令人乐观,但是绝大多数的中国人依然无力购买一辆大众或者别克,更别提宝马了。即便是中国的消费者们感到变得更加富裕了,直到北京改变医保及社保体制让人们有更多的信心消费而不是储蓄之前,他们对于中国经济的作用依然不会改变。去年,北京大学的Barber说,中国的消费要接近法国的了。而没有人会呼吁法国拯救世界。

中国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大规模的人口从农村地区到城市的迁徙,打扫数十年以来的环境污染,继续增加繁荣。鉴于这些问题的程度,中国更多的是需要帮助自身而不是其他人。

但是中国经济的复苏并不是海市蜃楼。假如北京能够度过全球经济危机而不发生自身的经济崩溃的话,它领导能力的尊严和信心将会大大增加。对于发展中国家们来说,在华盛顿共识破产的时候,一个在大衰退以来最严峻的经济危机中幸存下来的经济模式,将会具有毫无置疑的吸引力。在这场危机之前, 北京已经在不断的崛起,它的全球性实力和影响都在不断的扩张之中。随着全世界的其他地方都步履蹒跚,这样的情况将变得更加真实。中国现在依然不是全球经济的领导者。但它正在往那个方向走去。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相关产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