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既然太难收编,不如尽快脱手。天涯何处无芳草,上汽的国际化战略趁早另觅他路。" /> 双龙新买家暂未定 上汽将成小股东 - - 专业财经新闻网站
双龙新买家暂未定 上汽将成小股东
导语:劳资纠纷结束后,双龙汽车法定管理人朴永泰8月9日表示,准备在最快的时间内,向韩国国内及海外的投资人出售双龙汽车。

点评:既然太难收编,不如尽快脱手。天涯何处无芳草,上汽的国际化战略趁早另觅他路。

 

点评    想当年亚洲金融危机时,韩国不少企业正是靠着工人视厂如家、与企业共生死的大无畏精神渡过难关的。再看看今日,当工人将这种精神用于与资方管理层进行斗争时,换来是一个千疮百孔的企业以及血案。工会太强势,有可能酿成劳资双方两败俱伤的惨案。美国三大如此,韩国双龙亦是。

 

实习记者 李梦竹 劳资纠纷结束后,双龙汽车法定管理人朴永泰8月9日表示,准备在最快的时间内,向韩国国内及海外的投资人出售双龙汽车。并称,出售双龙汽车的前提条件是,投资商必须有将双龙汽车驶入正轨的决心和能力。

朴永泰称,回生计划的最关键问题———结构调整得到解决,工厂已做好正常启动的准备,因此会出现对双龙汽车感兴趣的投资商。由于双龙汽车缺乏独立筹措资金的能力,国内和海外投资商都在考虑范围内。

据报道,朴永泰此前表示:“上汽已经放弃了经营权。一旦确定回生计划方案,就会进行财务调整和减资工作。上海汽车将丧失大部分股权,成为小股东。”

在对双龙的并购中,上汽赢得了开头,但没有赢得结局。截至2008年12月,上海汽车在韩国双龙汽车的权益是18.51亿元。不过,按照两次资产减值计提额度计算,上汽在双龙的投资损失已有42亿元之多。分析人士认为,今后,双龙不论是回生还是破产清算,上汽应该都可以拿回一部分权益,但不会很多。

4年前,上汽并购双龙曾引起国内外汽车业的轰动效应,被认为是中国汽车工业走出去、具有国际性竞争力的标志性事件。然而,4年来上汽不仅没有“搞定”双龙,而且还让这笔投资基本打了水飘,多少有些出人意料。

双龙汽车现最大股东——上海汽车4月就已拟好了重生方案(在申请破产重生前)。即要走四步才能完全重生,这四步环环相扣。第一步,进行裁员、结构性调整,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从8000多员工中裁减2600人。第二步,以第一步为基础,进行融资,以满足裁员支付的费用、新产品上市的费用。第三步,债权团批准以裁员、融资为前提的回生计划。第四步,在前三步的基础上,寻找新的投资者。

然而,刚从76天罢工中走出的双龙汽车,只满足了第一个条件其中一小部分。按照上海汽车的规划,双龙汽车需要裁员2600名,但是这一次只裁了约506人,另外约268人给予了无薪休职、但维持雇佣关系。如此看来,人力成本仅减少了6%至12%。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相关产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