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另外的一些人眼中,无论给予奥巴马的阿富汗新战略多少时间,它都不会产生什么不同的结果。因为,不管谁最终在本周的阿富汗大选中宣布获胜,这个政府依然腐败成风,毫无效率。在阿富汗民众眼中,它毫无合法性。正如美国人在越战中所支持的前南越政府一样。
记者 焦建 1960年代的那次“越南战争”,粉碎了理性主义者们的信仰:这里是一个落伍的敌人,打败他将不费吹灰之力。但事实上,在那场战争结束之前,美国人却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增兵,扩大轰炸目标的数量,最终还没有取得成效。它所遗留的一项政治遗产叫做“林登.约翰逊模式”。含义是:希冀着在国内重塑美国,与此同时,却在国外打着一场逐渐失败的战争。
同样的类比正在发生在今日的美国身上。上周,伴随着阿富汗大选正在进行的,是美国国内一次又一次的有关医改的剧烈争议。而这让人想起了约翰逊总统的挣扎:又在进行越南战争,又想建立一个“伟大社会”。最终,正是因为前者而彻底的妨碍了后者的实现。
今夏早些时候,一群历史学家们曾经在白宫里与奥巴马共进晚餐。那时的奥巴马就已经表达了担忧:阿富汗或许会伤害到他的总统任期。这个问题的困难之处就在于,他不可能转过脸去走开。虽然现在的阿富汗还没有成为“另一个越南”,但却存在这样的危险。奥巴马需要小心谨慎的作出选择。
被确定的事实
已经有民调显示,在这场战争进行了几乎八年之后,对于它的支持率却在不断下降。上周,根据《华盛顿邮报》/ABS新闻频道的民调显示,认为阿富汗战争是值得的美国民众的数量,已经不足50%。7月份,另一个《纽约时报》/CBS新闻频道进行的调查显示,有57%的美国人认为美国在阿富汗的局势正在变坏,只有33%的人认为形势在变好。
“当我坐在那里的时候,我所能够认识到的事情就是,所有的这些事情都已经被确定了,” 参加奥巴马那次宴会的另一位历史学家、林登.约翰逊的传记作者罗伯特.卡罗说,“所有对于历史有所了解的总统都会意识到,正在发生的另外一场战争将会成为民主议程的一种出轨。而很显然,奥巴马对历史有着深刻的理解。”
有关阿富汗,现在已经确定的事情包括:西方政府们说这场战争的目的是破坏恐怖主义的基地和前哨,在塔利班控制之下的阿富汗将为基地组织提供这样的基础。但是,基地组织幸存的领导者们却已经从逃离了边境线,跑到了巴基斯坦的部落地区。在那里,西方的势力鞭长莫及。
士兵的短缺妨碍了维护领土的指挥官们的能力,还使得他们被迫去使用空中力量去弥补数量的不足。因为空中打击的缘故,平民的伤亡成了不可避免的后果,相应的,也就伤害到了战争本身所能够起到的效果。而且,虽然大规模的士兵能够帮助保卫巴格达的安全,因为那里面积不大而且人口密集。但是,这样的战略却无法在阿富汗这样一个国家产生预期的效果,因为那里多山而且落后。
在大选的竞选中,现任总统卡尔扎伊已经向他的敌人们呼吁去创造和平。但是他的政府——无能、腐败而且掠夺成性——看起来就不像是一个可信赖的合作者。在阿富汗的一些地区,叛乱已经被镇压,政府的命令也再次开始施行。但当地人有时依然渴望军阀的统治,因为跟卡尔扎伊的政府比较起来,后者不仅仅贪污要少,而且也不是那么野蛮无情。
而有关阿富汗大选的一个令人感到尴尬的事实是:“直到美国人带着比之前更多也更好的设备到来之前,我们都没有把这次选举当回事儿。”阿富汗南部塔利班武装的一个头目khan说。
“一旦我们认识到,这场选举对于美国人保证他们的傀儡卡尔扎伊和腐败的政府有多么重要的作用之后,我们就非常有必要尝试着去阻止它了。”从那之后,他们就开始尽最大可能的通过让选民们弃权达不到最低数从而破坏它的合法性。塔利班血腥的警告人们:不要去投票,否则后果自负。
当然,阿富汗并不完全等同于越南。美国派驻在越南的士兵数量,巅峰时达到了50万人,而在阿富汗,这一数字则只有6.8万人。此外,1960年代的那次战争中的士兵大多是被强行招募的,现在这次则是自愿的居多。正是因为如此,越南战争对于美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更加深远,它触及到了更多的家庭,更多的非自愿的参与者。
“林登约翰逊的类推法,使人们想起了它的巨大的影响力,”斯坦福大学教授历史性教授大卫.M.肯尼迪说。他建议奥巴马必须在自己的任期内避免在阿富汗犯下和约翰逊在越南犯下的同样的错误。“他必须担忧这一切:干预政策的后果,以及它在阻碍他所想要完成的一切事情上所能够产生的后果。”
应然的选择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两场战争完全不具备可比性。
正如约翰逊所相信的——为了遏制共产主义,在越南的战争毫无选择的余地。上周,奥巴马也将阿富汗战争类比为是对抗恐怖主义的桥头堡战争。“这不是一场有选择的战争,这是一场必须之战。那些911事件中袭击美国的人使我们应该再这样选择一次。假如置之不理的话,塔利班叛乱将会给基地组织提供天堂,而这将伤害更多的美国人。”奥巴马说。
但是,现在的形势已经很明显,本拉登及其恐怖主义哲学并没有像他们所描述的那样在全球范围内流行起来。拉登及其追随者仅有数千人,他们没有领土,没有资金。更为关键的是,他们缺乏一种吸引人的魅力。他们不仅跟美国作战,事实上,他们正在跟整个现代性抗战。
美国的确正与恐怖主义者们进行着一场战争,但这应该只是一场冷战而不是热战。这意味这这场战争耗时漫长,和平时期的挑战意味着,领导人需要知道什么时候该采用武力,而什么时候应该避免。
也许,最为聪明的战时美国总统应该算是艾森豪威尔。他的清醒之处就在于他知道如何在这二者之间保持平衡。他知道美国当时正与苏联进行一场比赛,不过——每次当舆情激昂的时候——他都能够更加深入的思考当时的问题和形势,并做出恰当的判断。
正是在艾克的带领下,美国没有跟着法国进入越南,也正是在艾克的带领之下,美国同样没有支持英国入侵苏伊士。他多次拒绝了新武器系统及导弹系统的实验,他把更多的钱不是用来做国防预算,而是用于修建州际高速公路或者其他可以增强美国经济竞争力的投资,“而这正是美国的下一任总统所需要学习的东西。”2008年7月,在一篇名为《美国需要“战时总统”吗?》的文章中,《新共和》杂志就分析称。
前布什总统的官员理查德.哈斯现在变成了一个批评者,在他的眼里,美国人拥有除了大规模的军事驻扎之外的多种选择,从更多的发展援助到更多的培训阿富汗的警察和士兵。
而奥巴马的新战略却是:新派遣2.1万名士兵,更换新的指挥官,承诺更多的公民社会重建帮助,增强阿富汗的安全武装能力。在那些研究阿富汗局势的人眼中,这些举措能够产生作用。
有人担心:国内的时间正在不断耗尽。尤其是这种战略部能够迅速在阿富汗产生效果的话。而即便是奥巴马的阿富汗特别代表理查德.霍尔布洛克也对于快速见效不报希望,“当我们看到效果的时候,我们就知道见效了。”
而在另外的一些人眼中,无论给予新战略多少时间,它都不会产生什么不同的结果。因为,不管谁最终在本周的阿富汗大选中宣布获胜,这个政府依然腐败成风,毫无效率。在阿富汗民众眼中,它毫无合法性。正如美国人在越战中所支持的前南越政府一样。
事实上,切实的改进需要来自基础性结构的变化,教育及资源的合理利用。它可能需要十年时间才会见效,需要一大堆的政治及金融资本的帮助。
“即便是以最为乐观的方式来看,在一切变得更好起来之前,这场发生在阿富汗的战争也可能将变得更加昂贵,局势也更加糟糕。当下来看,奥巴马先生比布什的局势要好的多,因为他在这个问题拥有的是广泛的政治及民众支持率。但是,随着伤亡的加重,美国的在这一地区撤军的政治压力将会增强。为了坚持己见,奥巴马需要更多的人、更好的战略,以及很多很多的运气。”《经济学人》分析称。
本网既往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