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冲/文 近日,乒乓球国手马琳的离婚事件给2009这个奥运年过后的第一个体育小年再增新闻亮点。
关于离婚的原因,有说马琳有了其他女人的第三者插足,也有说女方来自娱乐圈,和马琳的恋情本就是为了炒作的目的,甚至男方还说女方为了骗钱的说法。
对于马琳离婚事件,有几大意外。首先公众的评论出人意料的很公平、客观。没有因为马琳是公众人物,是奥运冠军,是为国争光的英雄人物,就出现以往一边倒的不分青红皂白的支持他。当然,有马琳的粉丝攻击女方是炒作,但也有大量支持女方的评论——这些人以当年马琳和乒乓国手白杨的恋情结束为例,指责马琳不重感情(当然,言语更激烈);还有人更客观,认为男女感情之事总归不是一方的责任,更何况男女方父母都掺和进来,就更加复杂了。闹到如今的轰动局面,双方撕破脸,双方肯定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很多人把这件事和前不久孙悦的“车震门”事件相提并论。这就是此事的另一大意外——影响力巨大。就像车震门人人皆知,已经远远超出体育圈的界限,甚至跨出了国门一样。马琳离婚事件同样如此,远比他夺取多少个冠军引人瞩目多了,这大概要归功于体育娱乐化的作用。与此相关的还有去年的中国体操奥运冠军杨威的豪华婚礼。普通老百姓中知道这位体操运动员的很少,但杨威借助婚礼被大多数国人熟悉,甚至还诞生了一个新词汇:“炒婚”。
的确,明星、绯闻、离婚、第三者、甚至欺诈、500万……所有这些字眼集中在一起,何愁不受关注呢?
而此前,关于马琳,关于中国体育,是一种什么情况呢?乒乓球世锦赛,中国队包揽全部金牌,但是央视公布的收视率是1%,央视体育频道总监江和平大声疾呼,乒乓球无人关注。据统计,1%的收视率在央视晚间黄金时间的直播节目中排名靠后。这还是乒乓球世锦赛,乒超联赛——很多人说中国的乒超联赛水平比奥运会、世锦赛都要高很多——但乒超联赛的收视率据说只有0.3%。这就是乒乓球,号称中国国球在中国的受关注程度。
但又不能说他们不受关注。这些挂着奥运冠军名头的运动员走到哪里还都是人群焦点,广告代言也不少,各种收入、奖金更是不菲。在这次离婚事件中,马琳的母亲向媒体爆料,险些被女人家人骗走500万。很多人看到这则新闻时,不是惊讶于马琳险些受骗,而是感叹于中国运动员收入真高。
从事着这样一个无人关注的项目,并未实行市场化,靠国家拨款养着的运动员何以有这么多钱?
这要归功于中国的举国体制和中国的体育功能。
中国体育一直是政治化的产物。这要追溯到建国初期的苏联模式。因为我国一穷二白,百废待兴,老百姓急需思想精神上的激烈,借鉴苏联模式,我国决定率先在体育领域突破。经济、科技的确也不是那么容易突破的。
学习苏联,首抓那些容易突破的体育项目,举重、射击、乒乓球……把全国最优秀的人员集中起来统一训练。这种举国体制的模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并一直延续到现在。
由于体育的政治作用,激励国人,这些人被作为了国家的英雄来对待,所以他们很受关注。夺冠,随之而来的就是巨额奖金、房子、广告……
但这种关注可能是一种被动关注,只有当他们被宣传为国家英雄的时候,才能引得国人的欢呼。由于从事的是没有太多市场化的项目,没有实行职业化,国人在大多数时间内并不知道他们在干吗,关注自然比较少。
而他们在国外的影响力就更微乎其微了。国外认为和中国的举国体制竞争很不公平,外国把体育当做是一种兴趣爱好,争夺金牌并非是国家任务,所以实行私有模式,运动员都是自己训练,无法像中国这样享受国家统一提供优越的训练生活条件。外国认为,这是以私人的力量对抗国家的力量。
2003年非典时期,远在美国NBA效力的姚明回国后在全球范围内发起慈善捐款活动,很多人表示,中国只有姚明一个人具备这样的国际影响力。因为他从事的是一项全球性运动。
当然,并非说市场化、职业化就是好。当一项运动实行市场化、职业化之后,也很容易受制于资本的力量。但这种模式却能培养真正的明星、偶像。
NBA首位华人老板、骑士队第二大股东黄健华在谈到体育产业时就表示,“体育需要娱乐化,需要故事,才能引人关注。”看看NBA的故事,科比和奥尼尔的恩怨情仇,姚明和易建联的中国德比,何不是这样呢?
既然目前中国体育产业还无从说起,也就说不上所谓的故事。所以,体育娱乐化也许才是提高关注度的途径之一。毕竟,从新闻的角度说,名人、绯闻、性、暴力等,是永久的热门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