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观察报 张斌/文 准确预测出芝加哥首轮就会被清除出局的人只可能是来自于里约热内卢和马德里申办团队中的核心人物,在美国人看来,这两个城市的策略就是要在第一轮将气势汹汹的芝加哥斩杀,才能确保自己可以进入到最后一轮之中。
奥巴马不知道是在自责没在哥本哈根多呆点时间呢?还是庆幸自己没有淹没在一场来自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前所未有的一次反美浪潮之中?没有人可以给出答案,原本很多人都认为美国现任总统的号召力会让夏季奥运会第五次来到美利坚,谁也想不到总统家乡惨败出局。
当年布莱尔空降新加坡挽狂澜于既倒,挫败了劲敌巴黎,为英国人精心设计的“大赛十年”带回了最有价值的奥运会。普京对于索契的力挺使其他竞争城市几乎看不到希望,日后人们一定会把这一丰功伟绩记录在 “普京大帝”的丰碑之上。历史当然不接受“如果”,奥巴马在哥本哈根上下奔走会不会让芝加哥至少坚持到“最后的决赛”甚至最终胜出呢?了解内情的人士只可能对结果愈加悲观,正如美国田径协会CEO罗甘所言,“如果委员们用选票将奥运会奖励给了另外的城市,无疑意味着他们不喜欢甚至仇恨我们的国家。他们不愿意接受我们的王牌,不愿意接受我们许诺可以给所有奥运会项目更多经济收入的狂妄承诺。与其说他们投票给了其他城市,不如说他们用选票来反对我们”。
美国人在哥本哈根的确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立,对于反美情绪,美国奥委会和芝加哥奥申委想必早有准备的,只是没有想到国际奥委会的委员们会做得如此决绝。追根溯源,必须回到盐湖城冬奥会的贿选案,国际奥委会的诸位大佬至今心有余悸,萨马兰奇主席本人险些被美国司法请到美国地方法院出庭作证,众多重臣翻身落马。受伤之重一度让奥林匹克运动濒临悬崖,如若不是悉尼奥运会危难之时显身手,后果不堪设想。痛定思痛,国际奥委会中有一种不公开的共识,与美国人打交道是麻烦并且危险的。
原本美国人手中的杀手锏是他们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富能力,芝加哥人承诺2016年奥运会如若来到美国,会创造38亿美元的收入,赞助收入不少于12亿美元。这样的美好前景以往是很容易打动人心的,因为里约热内卢人的最高点不过分别是28亿美元和5.7亿美元,与美国人根本不在同一个档次之上。但是这一次委员们在投下决定命运一票的时候,一定想起了美国奥委会每一次与国际奥委会锱铢必较分走巨额红利时的狰狞面孔。胆大妄为的美国奥委会竟然要创办所谓的奥运会频道,干扰国际奥委会最大的电视版权贡献方——NBC的神圣权利,搅乱原有的商业结构,不用选票教训一下狂妄的美国人,天理难容啊!
美国人一向对国际奥委会的强硬态度绝非毫无道理,对于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的商业收入贡献最大的版权销售中,美国电视机构的贡献高达40%的份额,NBC上一个版权周期中两届奥运会就支付21亿美元。芝加哥提出申办之后,美国国内的电视机构开始躁动起来,ABC/ESPN声称会拿出超过NBC的价格拿下最新的版权包裹。专家们基于此曾经评论说,东京因为与北美大陆有着巨大的时差因此会被电视利润的需求而淘汰出局,芝加哥会是最大的受益者。对此国际奥委会棋高一招,一直没有过多加以评论,在申办城市的最初一轮评估报告出笼之后,悄然之间劝退了名列第二位的多哈,将列在第五位的里约热内卢拉进了最后的决赛圈。与美国东海岸(纽约)仅仅只有一小时的时差,使这座大型发展中城市在未来的谈判中,可以当作国际奥委会与美国电视机构谈判中“最类似美国城市”的超级王牌,让输得灰头土脸的美国人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理由。
与美国电视机构博弈事小,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全球化进程事大。成全了里约热内卢也就是成全了国际奥委会自身,罗格一朝最大的历史突破不在于瘦身奥运,而是可以将奥运会带到南美大陆,完成奥运会的全球覆盖。这一诉求曾经被有意无意之间忽略了,而奥林匹克运动也是要“讲政治的”。难怪美国奥委会在反思失利的时候,悲愤地说道:“国际奥委会过去一段时间所做的一切就是要确保里约热内卢获胜”。
遥想当年可口可乐可以力助亚特兰大击败百年庆典最佳举行地雅典,商业利益的驱动力不言而喻。时过境迁,在经济危机的阴霾尚未退去的今天,手握选票的委员们对于美国经济尚有疑虑,顺应大势,有北京的成功作为心理保障,有俄罗斯发展中市场的潜力作为参照,相信“金砖四国”中的另外一个大国也就不奇怪了。一个活跃的市场更容易吸引赞助商的热烈参与,北京奥运会就是最好的明证,里约热内卢人民在欢庆的时候,请千万不要忘记,北京是有贡献的啊!
谈到里约和北京,关联并不仅在于此。当里约赢得2016年奥运会举办权时,所有人都在感叹,也都在质疑:巴西将接连举办2014年足球世界杯和2016年奥运会。
这似乎是中国放弃申办2018年和2022年世界杯的理由。世界杯申办大战明年10月份才会有个结果,我们只能隔岸观火,几多惆怅。始终没有人告诉我们为什么要放弃,似乎没有必要对公众有个交代。塞巴斯蒂安·科爵士自豪地宣称,英格兰承办世界杯赛早在规划之中,他在向世界发问,还有哪个国家可以如此从容地在2012年迎接夏季奥运会、残奥会,2014年迎接英联邦运动会,2018年共襄盛举世界杯赛呢?不佩服不行,这就是一个国家的体育战略吧!
澳大利亚也是如此,在举办了奥运会后,承办世界杯赛是他们的下一个目标,谋划也早早开始,一些可以决定世界足球事物的实权人物已经悄然站到了澳大利亚一边。
美国人慑于英国人2018年的绝对优势,全力冲击2022年。基辛格耄耋之年抛头露面助选,从1974年开始只缺席了韩日世界杯赛的这位前国务卿全情投入,准备为美国在18年之后把世界杯赛再次带回。
到底什么算是体育强国。澳大利亚和英国应该都在此列之中吧!美国就更不要说了,远的不谈,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1994年足球世界杯、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巴西在金牌数上算不上体育强国,但这应该不是惟一的评判标准。(作者系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总监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