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 今日媒体 > 世界观 >
【哥本哈根】无妥协,不进步
导语:然而,它带给人们的却是一个崭新的烂摊子。

假如说真有的话,那么,在哥本哈根气候谈判上的进步,也是在缓慢的形成中。

《经济学人》/文 哥本哈根气候会议,随着部长和政府首脑们准备着在接下来的数天里面抵达丹麦首都,原本被期待着能够制造一个崭新的开始。然而,它带给人们的却是一个崭新的烂摊子。这次会议聚焦于两个闪耀的新文本。它们至少因其的简洁明了而值得注意。其中的一个文本,从上周开始的时候的179页,缩减到了只有6页。

但是,12月14日星期一,有关的重大的谈判却是在结结巴巴中进行的。随着发展中国家、77国成员和中国的代表暂时性的退场,差不多已经算是暂停了。当事情重新开始的时候,这些会议中的一部分,正在面临的是它们的第一次夜间谈判。或许这样的谈判会还要更多。

在最为脆弱的国家和最为发达的国家之间存在着不同,上周,小岛国家联盟提议全球变暖限制在高于未工业化之前水平的1.5摄氏度。其他的很多欠发达国家都对此表示支持。相反,绝大多数富裕国家,则支持把这一限制设定在2摄氏度。

一些欠发达国家看起来要采用1.5摄氏度作为一个有用的谈判筹码,要求那些来自富裕国家的大个儿的排放者们施压。此外,它们还希望获得更多的来自富裕国家的资金。

哥本哈根协议的框架,是争论的主要焦点。

一个妥协已经存在于现在的草案之中。它意味着富裕国家们将要削减排放,但是不是死按照京都议定书的框架,这或许会为打破僵局提供一些可能性。但是,一旦政府首脑们再次齐聚一堂的话,还有很多的地方可能会出现问题。一个有关的问题是,欠发达国家如何来为自己规定义务。目前的文本要求发展中甲们只有在获得富裕国家的帮助之后才开始采取行动。在没有进一步的调整的前提之下,很可能不会达成一个一致的意见。这些都需要这次会议去寻找解决的出路。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相关产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