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枪》剧照
王隽/文 张嘉译人特别好。
这是我辛辛苦苦从几个做电视剧的同学那里打听来的他的八卦,让我很失望,这算是八卦吗?一个“师奶杀手”,在同行眼里就只有好人卡可以拿,多没性格啊。
一个制片人说,“张嘉译到现在,人仍然很好,这个好不是说他老好人,他也很逗,但是仍然好说话,不会拿劲儿,换句话说,他是个接了地气的人,在西影厂等了快10年,快三十了回来做北漂。他红起来很快,就一部戏,但那会已经是熟男一个了,所以波动很小,几乎没什么变化,在圈子里这就算是难能可贵的品质了。”
男演员的事业生命很长,最不怕的就是等,最不缺的就是时间。
在《蜗居》之前,他已经演了1000多集的电视剧,十几部电影,你只觉得他脸熟,要么是是有钱人,要么是悲催的男二号,就是叫不出名儿来。《蜗居》之后,他接到了更多的戏,其中就有《借枪》。
《借枪》能从谍战片里冒出头来,让北京台、浙江台等同时播出,主创的班底占了大半原因,单是《潜伏》原班导演加编剧,就够有噱头。张嘉译,算是演员里最大的亮点了。他的外型不太像地下党,因为长得太正了,一看就是纯正的老党员,没看片之前,我很难想象要如何给这个人物设置新鲜的悬念和矛盾。
从第一集开始,人们就知道张嘉译的地下工作和孙红雷比条件差远了。他是一个很穷的地下党,潜伏工作并没有像《潜伏》里给余副站长带来烟土、金条和玉镯子一样给熊阔海带来中产生活,反而是钱包里只有七分钱,荷包空空的熊阔海一面要工作,还要面对闺女的一块钱学费,和即将揭不开锅的第二天。从《借枪》开始的前半小时,你就知道,这是颠覆性的谍战片,是此前从未被讨论过的,或者更真实的谍战片。
面对窘迫的生活,张嘉译需要把熊阔海分裂成好几个模样,以便自己扛下艰难的一切。作为演员的张嘉译本身,也挺分裂的。导演让他扮坏,他想来想去,也只有在面对最亲密的朋友和家人时,他才能“坏”起来——难怪,留给工作伙伴的印象都是“好”。
不能说《借枪》是一部多么经典多完美的戏,但是在近几年的谍战戏里,它算是独特的,足够留下痕迹的。
张嘉译自己也说,“《借枪》的亮点就是接了地气的小人物,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谍战,而是生活谍战。让所谓的‘特工’彻底接地气,他是个小人物,要面对很多和所有普通人一样要遇到的问题,房子、票子、生计,都是非常现实的问题。”
西北人张嘉译,有过不顺意的生活,半红不火地北漂数年,他演起熊阔海来,至少是踏实的。总有人要他在宋思明和熊阔海里选一个喜欢的角色,他几番推辞,最后说了一句,“不能以红不红来判断角色的好坏”,算是挺明显的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