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韦承武 二季度经济增长速度基本符合此前市场的预期,而这似乎正是政府希望看到的结果。而随着通胀即将见顶,市场预计宏观调控的力度将有所减弱。
国家统计局7月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季度GDP同比增长9.5%,比上一季度放缓0.2个百分点。
“尽管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在二季度出现了一些回调,但也主要是主动调控的结果,也是部分刺激政策退出以后市场的一种正常反应。”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在新闻发布会上这样评价二季度的增速放缓。
分析师们都猜到了增速放缓,而且他们的看法与政府基本一致。
9.5%的增长速度与瑞银证券的预测一致,瑞银证券中国经济研究主管汪涛认为中国经济没有硬着陆,处于温和减速。
而对于二季度经济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认为是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所下降。
上半年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为47.5%,资本形成总额对GDP的贡献率为53.2%,货物和服务进出口对GDP的贡献率为负0.7%。
对比一季度,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为60.3%,资本形成对GDP的贡献率是44.1%,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是负的4.4%。
“从上面的数据看,二季度资本形成及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其实已经有所回升,因此消费需求的放缓是二季度经济增速的主要原因。”唐建伟说。
另一项在意料之中的重要数据是CPI,6.4%的最终数据与此前6.35%的预测中值十分接近。
“CPI在6月达到6.4%是一个接近顶峰,如果这不是顶的话,7月份会是一个顶。”汪涛说,通胀短期仍然在一个高位保持的情况下,货币政策的基调非常难以改变。
汪涛认为央行7月初的加息有可能是最后一次,但如果7月份的通胀还是在6.4%左右或者更高,不能排除8月份还会有一次加息。
存款准备金方面,汪涛认为下半年不会有那么多的调整。“资本流入下半年将会继续减少,另外现在央票的到期量不是很多,所以下半年存款准备金的调整不会大幅度调整。”汪涛说。
高盛高华也认为下半年政策不会马上转向宽松,他们认为政策收紧主要是为了缓解通胀压力,鉴于目前CPI通胀率仍处于高位,政策回旋余地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