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旭 村委会能不能成为上市公司发起人?内地具有H股审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家数?以上都是2011年保代考试的题目,8月28日,承载着无数投行人梦想的保荐代表人胜任能力考试结束了。在经历了去年2010年保代考试惨烈的“31壮士”之后,2011年的保代考试,一定会被参考人员牢记于心。
“我在法律法规方面复习花了很多时间,结果上午的考试相对简单,下午的卷子一拿到我就有点晕。”一位考生告诉记者。
“感觉今天上午的基础课考试不难,并没有给绕弯子,还是围绕公司法、证券法展开,还考了合同法、物权法等;会计也是考基础面,比如会计函镇,政府补助、质保金、会计计量之类,像差异曲线宏观政策等就要看个人知识面了!”在新浪微博上,参与考试的幻想者小安做了这样的点评。
相对于2010年仅为1%的通过率,2011年的保代考试让很多投行人士捏了把汗。据消息人士估计,今年保代考试报名人数达到了4000人,超过了去年的3183人的数量,而以去年300个IPO项目,平均每个项目需要2个保代的情况看,目前近1700人的保荐人队伍已经显得过剩。2008、2009两年通过考试人员共有1276人,从通过率上看,证监会调节保荐人增长速度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显。
对于参加考试的投行人士们来说,前途光明是毋庸置疑的。保荐人超百万元的年薪和丰厚的提成已经不是新鲜事。
如果说2008年瑞银挖角中金投行团队开出的人均300万年薪能够震惊当时的投行界的话,那么现在很多保荐人的收入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个标准,例如被媒体称为1、2号保代的平安证券汪家胜和陈新军,2年共为平安证券创造了4.5亿元的收入,同业人士告诉记者,两位保代的年收入肯定超过了千万。
和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热门原理一样,保代考试持续升温自然有其经济逻辑。很多参考的考生在29日就开始传言今年考试通过人数大涨,结果内定,紧张心态可见一斑。
2004年2月1日《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暂行办法》施行,标志着保荐制度的正式施行,并延续至今。当年考试成为保荐代表人的投行界人士,目前都成为了各家券商投行部门的大佬。数据显示,2004年至今,IPO企业超过千家,而ST及*ST公司的数量则只有10家。
但是,仅靠这一项数据并不能全面说明问题,近年来PE腐败、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新闻不绝于耳。虽然保荐人们在此阶段各个盆满钵满,但是对制度的思考却从未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