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煦 难产七年的汽车“三包”政策将进入实质性解决阶段。10月26日下午,国家质检总局召开听证会,对9月21日公布的《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征求意见稿)》进行听证。呼吁设立第三方独立权威的鉴定机构,是听证会上呼声最高的声音。
听证会上,包括消费者、汽车厂商等16位听证代表一致表示,支持汽车三包尽快出台。
“汽车三包出台条件已经基本成熟。”在听证会上,国家质检总局法规司司长刘兆彬如此表示。而早在此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一直以“举证难、鉴定难、索赔难”作为理由,强调汽车三包尚不具备推出条件。
据刘兆彬称,目前质检总局正在加紧研究制定相关配套国家标准、实施细则和操作指南,其中就包括“汽车产品质量担保责任标准”,即《家用汽车质量担保中主要零部件目录及有效期》,以保障汽车三包顺利实施。此外,还会给汽车经销商、生产商一个过渡期。
据悉,目前国内绝大多数汽车企业对家用汽车三包表示赞成和支持。
有消息称中,质检总局原计划年底前出台汽车三包,但在昨天的听证会中,没有透露具体的推出时间表。 相关负责人称,“会吸纳各方的合理意见和建议后抓紧修改、尽快出台。
在汽车“三包”征集意见稿中,对于“汽车出现问题”的鉴定,并没有明确说法。也就是说,出现的问题是属于汽车质量问题还是消费者使用不当范畴,尚没有权威机构进行判定。对此,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秘书长韩峰认为,目前汽车退换的标准难界定,亟待设独立第三方鉴定机构,并保证其具备独立性、权威性、技术性。消费者代表同时表示,哪些机构具备第三方鉴定资质,哪些人员才能具备这样的鉴定资格,都需要进一步明确,并向社会公布。
事实上,目前国内现有的第三方鉴定机构,通常不接受消费者单方鉴定申请。这就令第三方鉴定的作用受到限制。此外,如消费者要证明车辆质量有问题,就得花费少则数千、多则数十万元检测费,只有确定是厂家或者经销商的责任,检测费才能得到补偿,否则就自行承担。对此,消费者代表建议建立统一基金,由汽车厂家交纳保证金。当对问题汽车进行检测时,从基金中统一支付。
中消协公布全国受理投诉情况显示,今年第三季度,汽车投诉达到4069件,同比增长14.7%,位居投诉增幅第四位,投诉一直呈现上升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