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指跌2.14%失守2200点 大宗商品暴跌拖累

2011-12-16 10:03

记者 肖君秀 A股近日不断创出新低,12月15日,A股再次出现暴跌,截至收盘沪指大跌2.14%,冲破2200点整数关口,盘中再次创下年内新低2179.47,也是近三年来的新低位置。

同日,深证成指跌221.94点,跌幅2.44%,收于8871.09点;中小板和创业板跌幅分别为1.55%、1.22%;全市总成交量1170.50亿元,呈现放量下跌的脆弱局面。从板块上来看,有色、保险、黄金、煤炭等板块纷纷大跌,带动整个市场普跌,上涨个股廖廖。.

仍是欧债惹的祸

“国外大宗商品跌得比较厉害,投资者规避市场情绪浓厚。”民族证券宏观分析师王小军认为除了这个直接的原因之外,资金面未现宽松、经济下滑和欧债危机对股市的三重压力未减。而大宗商品之所以暴跌,仍是欧债引发的恐慌所致。

前一交易日(周三),海外股市与大宗商品市场均出现了大跌,美国三大股指跌幅均超1%。同时石油期货、黄金等大宗商出现大跌,纽约商品交易所的轻质原油品种跌幅超过5%,黄金跌幅接近5%。

同时,货币市场欧元昨日击穿1.3000继续下探;澳元兑美元周三跌至最低0.9880,本周跌幅已达3%。截至周四人民币即期汇率已出现连续12个交易日触及跌停。

市场再次传出法国将失AAA评级,市场对欧债危机恐慌加重,美元成唯一避险品,其他货币纷纷下跌,而美元指数周三触及11个月高位,一度上探80.730。大商品暴跌和其他非美元货币的暴跌仍是源于欧债危机。

另外,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认为,由于内外市场的压力较大,拖累A股持续下行。博时基金则认为,市场的溃败是各方博弈的结果,弱势的多方在理解调控政策不放松的信号后,短期难有作为。

王小军认为11月新增贷款低于预期也是影响市场的原因之一,“按全年目标来算,11月和12月应该在6000亿左右,结果出来是5000多亿低于预期。而且12月份有可能也会低于预期,那么全年的投放也会比预期的低,从资金面来说并不是很宽裕。”央行14日公布11月金融统计数据,11月人民币贷款增长5622亿元,增速再创新低,而且是自七月份以来连续五个月下降,同时存款增长依旧乏力。

明年初见底?

市场悲观情绪蔓延,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看空至2000点以下,那么市场到底何时能止住下跌,重新聚集向上的力量?王小军分析认为最快A股有望在明年初见底,其逻辑是,“目前政策底在10月份已经出来,如按政策底和业绩底、经济底有两个季度的时间差,经济底可能要到明年3、4月份左右出来,业绩可能要到明年年中才会见底。如果按照股市提前一个季度反应,快的话有可能在明年年初见底。”

李大霄则认为,目前股市已接近2008年金融危机1664点的估值底位,应该推出稳定市场的措施,如加大买方力量,推动社保、保险、汇金公司、大型央企增持;新股发行改为先发行半年后上市;降低印花税、红利税,推动中国版401K;再融资顺序改为多批准发债少批准发股;扩大救市标的范围参考盈富基金的模式。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