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同业代付约束对银行业盈利影响可能小于1%

2012-02-29 08:08

记者 李保华 继银信合作、票据信托等以规避贷款规模为目的的银行表外业务被叫停之后,同样能规避贷款规模的同业代付业务正疯狂增长而引起了监管部门的密切关注。

公开信息显示,2011年四季度以来,受贷存比限制影响,银行利用同业代付业务为客户提供融资,余额接近1万亿。

所谓同业代付是指中资银行类金融机构(即“委托行”)根据其客户的申请,以自身的名义委托他行提供融资,他行在规定的对外付款日根据委托行的指示先行将款项划转至委托行账户上,委托行在约定还款日偿还他行代付款项本息。

此类业务的特点在于能够绕开信贷监管,对于申请行来说,是表外业务,不在信贷科目里,类似于承诺。而对于融资行来说,有申请行的担保,一般不列入贷款会计科目核算,而是归口在同业拆放科目。

早在2011年中期同业代付业务就已经开始了高速增长。中信证券统计的数据显示,部分开证行在2011年中报中披露了其表外代付业务的规模及增长状况:民生银行562.23 亿元,同比增长132%;南京银行30.12 亿元,同比增长346%;北京银行130.26 亿元,同比增长167%。根据中信证券了解,中小银行同业代付业务增长快于大行。

中信证券近日发布报告认为,预计监管层可能通过提升同业代付的资本耗用、参照普通贷款给同业代付计提拨备、在适当时候将同业代付移入贷款科目核算这三种办法来约束同业代付业务的增长。如果将同业代付资产参照正常类贷款,大约需要计提2.5%左右的拨备,无论由开证行还是代付行来计提,额外部分可能均小于1.5%。2012年全行业盈利可能达到1.2万亿,加大拨备对行业盈利的影响大约小于1%。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