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张妍/文 “中产家妇”崔娜今年47岁,住在北京。老公是一家银行的中层干部,女儿小冰在师范大学念美术专业,每周末回家。房子在三环边上,父母公婆都在外地,家里养着两辆车,一只狗,崔娜的工作便是照顾老公女儿的起居生活。
还没从单位辞职的时候,崔娜曾被外派到日本工作三年,生活理念于是被严重“日化”。健康是第一位的。虽然从日本回来好多年了,但崔娜还是强迫症般不间断地、自虐式地将北京的环境与日本统统做个对比,有时对于空气、水和饮食的挑剔和嫌弃,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作为一个标准中产家庭主妇,每日三餐是崔娜最重要的功课。她向来是对吃舍得投入的,不是说每天山珍海味,说实在她倒希望老出去应酬的老公能在家吃窝头喝稀饭,降降胆固醇。“有机食品”是她最主要的诉求,干净、安全,没有污染、农药和激素,吃下去放心。
极端点说,她的生活简直被“有机”围绕。拿上周五举个例子。早上,老公喝牛奶,她喝豆浆,奶是澳大利亚有机低脂牛奶,28.8块钱一升,豆浆是乐活超市里买的黄豆,40块钱900克。老公爱吃中餐,不稀罕面包奶酪,早晨崔娜通常会烙一张家常饼,有机面粉掺上玉米面,打上两个蛋,切点青椒丝胡萝卜丝搅进面里,按市场价格,有机面粉45.6元,700克,有机玉米面15块钱1斤,鸡蛋是门头沟的有机蛋,73块钱30个,超市里一个有机青椒就得10块钱。吃完这张价格不菲的饼,崔娜通常还会端上一碟蓝莓和坚果,前者是智利产有机蓝莓,对眼睛好,29块8一盒(有时能赶上半价),坚果是朋友从美国带回来的——夫妻二人早餐价格均下来,差不多50元。
老公的午餐也是崔娜给张罗。早起做出来,放保鲜盒里带走,中午单位的微波炉热一下。她自信手艺好,老公天天吃爱心便当,在同事之间也相当有面子。这天做的是香干炒芦笋、杏鲍菇炒牛肉丝、红薯饭,配上一小盒芝麻油拌菠菜,一小盒鲜草莓。这些食材,几乎全是有机食品,很多还是进口货。吃的比快餐好,价格当然也更好——老公午餐:45元。
白天,崔娜去过瑜伽房,便是在家逗逗狗,洗洗衣服。午饭便是早上给老公做剩的那些,喝水必是绿茶,防辐射抗氧化,68.6元,100g。下午还要打一杯番茄汁,两个番茄加一勺蜂蜜儿一勺橄榄油,全有机价格大约15块钱。
周五晚上,宝贝女儿从学校回来,若老公没应酬,便是全家人最隆重的一顿饭。四菜一汤肯定是要的。崔娜从下午三点开始忙活,剁肉拣菜,肉香味馋得家里的博美狗忙不迭地在她脚边献媚。大部分有机食品是好吃的,特别是西红柿、黄瓜、萝卜这类蔬菜,味道像极了自己小时候吃的东西,崔娜一边忙活着,一边自我安慰着,“贵,还是有贵的道理”。
把爷俩喂得心满意足,再吃点水果,三口坐在沙发上看着碟片,不一会儿老公的呼噜就响起来了。崔娜的心思也没在电影上,她闭起眼睛开始盘算晚饭的开销,有机排骨30多一斤,比市场里卖得贵了一倍,多宝鱼78元一斤,这一天下来,光吃这一块儿,大约300多元,哎,算不清了。
她周围几个朋友经常说她太舍得花钱,崔娜倒不这么认为。至少这些年,老公和女儿的身体都很好,证明她的投资没有错。往大了说,这代表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态度。“我也是很讲究环保的”,崔娜想,例如那些有传闻乱砍乱伐的卫生纸厂家,自己从来不买;刷碗用茶籽粉,3块钱一大包,环保无污染;她甚至在阳台搭了一个厨余垃圾发酵箱,种些韭菜、蒜苗之类的自娱一下。“少消费那些滥用农药、滥施添加剂的农产品,至少是对自己和周围人负责”,崔娜心里琢磨着。
每周一是崔娜的采购日,她的有机食品来源大部分就是BHG、乐活城和少量淘宝代购,偶尔周末带女儿去有机农夫市集凑凑热闹。油盐酱醋基本上一个半月用完一轮,全部用有机的大概200多块钱,比普通货贵了好几倍,不过那酱油确实好,产自台湾,木桶酿造,味道都不一样。
除去吃,穿、用,能有机就有机。比方说,家纺用的是埃及长绒棉面料,四件套下来,9000多元人民币,属高档品牌。她自己的护肤品是日本HABA,无添加防腐剂,小小一瓶爽肤水就得315元,还是朋友从日本给带回来的,要是去国内专柜,再贵上
三分之一。洗发洗澡这些不消说,崔娜的严格标准甚至已经渗入到一块浴巾,居然也是有机的,美国代购,680元。
这些东西一年下来得多少钱?老公每月给6000家用,只花在吃上,倒还够。化妆品、家居用品都是另找老公报销,或者用老公单位发的购物券,这些钱,在崔娜脑子里也没数了。
原来有机生活这么贵,多花点便多花点,花在吃、穿、用,总比用来看病买药强得多,至少自己的努力还是有成效的。崔娜心里想着,楼下邻居前两天说起在郊区租块地,自种自吃,雇几个人照料倒也不费事,不如明年,我们家也入个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