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网讯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今年进入了国家发改委规定的旅游景区票价3年一调整的第二个“三年解禁”期。伴随着新一轮旅游旺季到来,在三年大限到期后,全国部分景区门票已开始上调。未来数月内,全国将有超过20个知名景区门票涨价,涨幅从20%到60%不等。
2007年,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规定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的调整频次不低于3年。国内许多景区的最近一次价格调整时间是2008年左右,今年恰逢这些景区的3年“解禁年”。
根据已公布的调价信息显示,未来数月内,全国将有超过20个知名景区门票涨价,涨幅从20%到60%不等。从今年4月起至7月,河北省赵云庙景区、赵州桥、隆兴寺、江西省井冈山核心景区等旅游景区门票价格都要上涨20%以上。同时,国内一批景区也正在酝酿门票提价。据悉,山东泰山、蓬莱阁等景区已向价格管理部门申请调高门票价格。
除了知名景区外,一些和市民生活相关的城市公园也进入此轮门票涨价的行列。如武汉植物园的门票将由30元/人次调整为40元/人次;石家庄动物园门票将由40元/人次调整为50元/人次。
专家分析认为,今年国内将出现新一轮景区涨价潮。成本的上涨和跟风涨价是促使部分旅游景区票价进入“三年必涨”怪圈的主要因素。
据公开信息显示,近3年江西井冈山景区年度平均运营成本为11582.95万元,按年度平均游客接待量77.59万人次计算,人均成本为149.29元,成本已经超过其现行门票价格。井冈山旅游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井冈山的景区维护费每年都在上亿元以上。此外,景区去年花费约6000万元新收购杜鹃山、笔架山两景点。同时,景区工作人员工资上涨,也是景区运营成本上升的一个因素。
另外,一些景区看到同级或者次一级景区上调门票价格,就出现了“比较涨价”心理,也随之跟风申请涨价。湖南省物价局住房旅游和服务价格管理处处长邓荣幸等不少专家透露,当前旅游行业“跟风涨价”现象确实存在,正是一些景区的“领涨”行为,让景区竞相涨价几乎成了一种攀比。
专家认为,旅游景区价格一再飙高,一味把运营成本增加都转嫁到游客身上,势必造成恶性循环,将更多的游客挡在景区之外,最终景区也会失去自己的竞争力和吸引力,这种行为将危害我国旅游业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