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张勇 赵娟 虽然一个月前,大部分研究机构对今年二季度A股的前景还都不抱太大希望,但赚钱的机会还是意外翩然而至。
4月份以来,尤其是“五一”小长假后,市场爆发出久违的热情。股指从2250点一路放量攀升近200点,20个交易日仅有5个收阴。
“情绪的改善来源于制度改革可能引发的红利效应。”在上海某大型券商自营部总经理看来,看多的情绪因为连续出台的股市新政而激发出来,“虽然这种情况最终能持续多久还很难说,作为股市基础的经济情况也暂时没有明显改变,但这并不意味着牛市不会来,因为股市反映的是预期。”
无论分析人士如何去争议牛市的来临与否,但从4月底融资融券增减比例可以发现,推动股市上涨的最直接因素——资金正在回流。
制度改革红利
4月以来,券商股似乎成为了最抢手的股票,这一动力来自于监管层相继出台对证券市场具有深远意义的政策“组合拳”。“五一”假日期间,政策层面释放重要消息:沪深交易所4月29日分别发布《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方案(征求意见稿)》及答记者问、《关于改进和完善主板、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方案 (征求意见稿)》;4月30日,沪深证券交易所和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宣布,降低A股交易的相关收费标准,总体降幅为25%;证监会发布《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指导意见》。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认为,“如果我们把一系列政策连在一起看,可以发现,新的监管者推行新的市场制度建设和改革新政的决心异常坚决,而这些改革也将释放出一系列的制度红利。”
而作为股市制度改革红利最直接的受益者之一,券商股“敏感”的最早显现出来。
4月20日,山西证券(002500.SZ)在股市政策出台之初就成为最先涨停的券商股之一。随后,招商证券、国金证券等诸多券商表现强势,而这种强势一直维持至今。
伴随着券商股的上涨,最能拉动大盘的银行股、保险股也开始发力。
南方基金的基金经理杨德龙认为,政策性红利释放推动市场反弹,在众多政策中,降低A股相关交易费用对市场构成直接利好,体现了管理层让利于民的管理思路,费用的降低对大盘来说微乎其微,但政策信号意义更大,体现了管理层对股市的呵护。
杨德龙还指出,目前市场估值处于相对低位,在经济走稳、政策逐步放松的条件下,对市场可以乐观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