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赵娟 随着一批批独立的第三方基金销售牌照的下发,中国的第三方理财市场2007年牛市后蛰伏数年又迎来新的曙光。
5月19日,在国际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中国)举办的财富论坛上,美国金融理财行业领军人物蒂姆·柯祺斯(Tim Kochis)介绍了美国独立第三方理财市场的发展经验。他表示,在美国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曾经历了很长时期从以销售为导向到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转变,目前,仍有许多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仍依赖收取销售佣金的发展模式。
柯祺斯曾创办美国第三大独立财富管理公司Aspiriant并担任董事长。目前该公司管理的资产超过74亿美金。柯祺斯认为,要能打造一个卓越的第三方财富管理企业, “人+文化+传承+成长+运气”五方面的要素缺一不可。他始终认为,应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服务模式,也因此,为客户提供专业服务的理财顾问应是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的核心价值。
目前中国的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都在积极寻找各自的盈利模式。基金超市、报告服务、会员制都是探索的方向,但大多数依然主要依赖向金融机构收取销售佣金而生存。柯祺斯认为,中国的第三方财富管理还是一个刚刚兴起的行业,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更快地实现向真正独立的、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盈利模式的转变。
专业人才短缺也一直是制约中国第三方金融理财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根据国际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中国)提供的数据,截至今年2月底,我国拥有CFP系列认证的第三方理财顾问总数共计101930人,但主要分布在银行等金融机构。
国际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中国)2005年把CFP认证体系引入中国,该组织为非盈利组织,为各类金融理财机构开发、管理和运作认证、教育及气体相关项目。CFP 认证体系(Certified Financial Planner)即国际金融理财师认证,共分为四大类。
截至2012年2月底,中国大陆金融理财师AFP™专业人士达到85196人,国际金融理财师CFP™专业人士达到13600人,金融理财管理师EFP™专业人士达到2903人,认证私人银行家CPB™专业人士为231人。这些专业人士近9成分布在银行等各大金融机构。尽管如此,独立第三方金融理财和财富管理市场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仍远未得到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