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延龙 5月30日,陕西省省长赵正永带队前往韩城,宣读了关于在韩城市开展省内计划单列市试点的相应决策,要求“尽快把韩城打造成黄河沿岸区域性中心城市、新型工业城市和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基地,使之在推动陕西东大门建设和全省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这一举动被当地形象称为建立“副地级市”,与地方大量自发进行的创新一样,“副地级市”并不是一个严格的概念,但这并不妨碍它的有效:韩城领导班子将进行高配,并被赋予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原需要报地级市审批的土地、项目、资金等事项将直接报陕西省审批,省级相关计划直接下达韩城。
不过,当地学者称,政策的初衷与浙江等沿海发达地区所推行的省管县改革,并不一致,而是因地制宜的政策产物,“他们是财政体制改革的思路,而陕西的省情相对落后、缺少足够数量的中心城市的带动,陕西现在的思路,实际上与改革开放初期中央在沿海地区设立大量计划单列市,以发展中心城市的思路相吻合”,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张宝通说。
韩城此前为渭南市所管辖的县级市,古称龙门,是司马迁的故乡,不仅是当地的历史文化名城,而且拥有大量煤炭等矿产资源,是陕西第一大钢铁企业龙门钢铁的所在地。
“从出发点看,对于陕西而言本质上这是一次区域政策、规划调整,目的是做大中心城市,而非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位当地学者说。
动力来自于竞争。今年5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将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设立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金三角示范区地跨三省且囊括临汾、运城、三门峡和渭南四市,设定的目标是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与装备制造基地、区域性物流中心、区域合作发展先行区和新的经济增长极。
在此前,陕西、山西、河南都已经各自拥有定位不同的国家级经济区,包括关天经济区、中原经济区、山西综改区等,都有自己的中心城市,比如郑州、太原、西安,而在这一“金三角地区”,四市同为欠发达城市,目前还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区域中心城市。
能否抢先占据示范区中心城市的制高点,无疑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未来,“在国家鼓励产业转移大背景下,金三角示范区明确定位承接产业转移”,张宝通说,对于这些基础相对薄弱的城市而言,招商、承接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中心工作。
而到目前为止,临汾、运城、三门峡也都提出了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
在对权限、机制进行理顺的同时,陕西还将给予韩城一系列额外的政策“红包”,包括项目布局和资金安排方面积极给予倾斜、安排专项资金支持韩城城市建设、并将上缴省级的煤炭价格调节基金直接返还。
此外,到2015年年底前,韩城煤炭生产企业由韩城市直接收取煤矿生态补偿基金,排污费、“两权价款”、矿产资源补偿费、水资源费、水利建设基金、教育费附加由韩城市直接收取,并加大对韩城市建设用地倾斜力度,适度增加年度计划指标,优先安排增加挂钩指标、支持韩城市大胆改革创新,优先安排各类试点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