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板利空再现 沪指创年内最大单日跌幅

2012-06-04 19:00

记者 彭友 由于国际板即将推出的利空,以及欧美市场重挫的影响,今日沪深两市双双暴跌,其中沪指大跌2.67%,创年内最大单日跌幅。

今日,沪深两市跳空低开,全天低位连连下跌。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报收于2308.55点,下跌64.89点,跌幅2.73%,成交869.0亿元;深成指报收于9874.52点,下跌271.28点,跌幅2.67%,成交729.8亿元。其中,沪指还创下了年内最大的单日跌幅。

个股方面,今日只有升达林业、现代制药、莫高股份、巴安水务4股涨停,维持红盘的也只有130只股票。受内幕交易调查影响,华工科技跌停。

不少市场人士认为,此次大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关于八部委联合助推国际板的消息。6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日前转发发改委等八部门的《关于加快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指导意见》提出,“扩大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的境外主体范围,研究允许符合条件的国际金融组织、境外货币当局和金融机构将持有的人民币投资我国金融市场。研究允许境外机构在境内发行股票、债券、基金等,逐步放宽境内机构在境外发行有价证券,拓宽境内投资者对外证券投资渠道。进一步研究放宽其他资本项目跨境交易及拓展境内外汇市场的参与主体。”

由于市场担心随着国际板的推出,境外企业将吸走A股市场本来就不多的资金。所以每每传出国际板的消息,市场都以大跌应对。此次发文“言之凿凿”,更是使市场紧张不已,下跌也就不足为奇。

然而,从事态的进展来看,监管层对于市场还是颇为关心,第一时间进行呵护。今日午后有媒体援引来自北京监管层的消息称,境外企业在境内上市涉及法律、会计、外汇管理等诸多领域,需要在现有框架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安排。目前,各有关部门仍在对境外企业到境内发行人民币股票工作的总体思路、制度规则等进行研究和沟通。推出国际板还没有时间表。

此外,上交所有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也指出,《指导意见》是一份中长期的战略指导性文件,其中关于“适时试点境外企业到境内发行人民币股票”的具体内容,上交所一直都在研究、筹备中。近期,上交所国际板没有实质性的启动计划。

虽然监管层拳拳呵护之心尽显,但是午后A股跌幅依然扩大。这或许意味着,传闻推出国际板只是一个导火索,真正原因还是如果市场面临的内忧外患。

数据显示,5月份中国PMI指数大幅下降2.9个百分点,终结了之前连续5个月的上升势头。新订单指数有较大幅度回落,预示未来企业开工率可能进一步降低,经济增速可能继续回落。制造业扩张动力尚未触及底部,未来经济增速可能推迟见底。此前,中金公司将二季度GDP增速预期下调至7.8%。

国际方面,欧元区危机迷雾难散,美国公布的就业数据显著低于预期,上周五美股三大股指跌幅均在2%以上,更是波及全球市场。日本东证股价指数也是跌破700点关口,创自1983年以来新低。

截至今日收盘,华夏银行报收于9.54元,跌破9.68元的每股净资产,成为继交通银行后第二家破净的银行股。中国石油更是创出2009年以来的新低。这意味着蓝筹股价值凸显,抑或只是下跌的序曲,还要看市场接下来的演绎。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