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区域新闻 > 时局 >
刘树成:对经济增速超预期回落不要反应过度
2012-06-18 09:46 来源: 作者:刘金松 编辑:
导语: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树成表示,在潜在经济增长率下移的过程中,如果现实经济增长率过快、过急的下落,有可能引起经济和社会的振荡

记者 刘金松 经济下行压力超出预期,“稳增长”被放到更重要的位置。16日在北京举行的第六届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树成表示,在潜在经济增长率下移的过程中,如果现实经济增长率过快、过急的下落,有可能引起经济和社会的振荡。

据刘树成介绍,今年以来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增速进一步回落,出现了比社会预期更为明显的放缓。

从季度数据看,GDP季度同比增长率,今年一季度是8.1%,以8.1%作为标尺也就是可以看到一季度的8.1%,是2009年第二季度我国经济增长率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回升以来,12个季度中的最低增幅。

月度来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月度增长,以10%作为标尺分析。(图)今年4月份、5月份连续的都回落到10%以内。工业的月增长率回落到10%以内,根据经验判断GDP的增长就会到8%以下。

对于目前中国经济进一步回落,刘树成将其归结为8点原因。一是政府主动宏观调控的结果,包括偏紧的货币政策、严格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二是主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动进行结构调整。三是外需持续低迷、出口不振,金融危机还在继续发酵。四是消费动力不足,投资需求下降。五是资源、环境、劳动力供给等约束强化,潜在经济增长率下移。六是微观市场疲软,企业利润下降。七是经济增速回落过程中有惯性。八是地方开始存在淡化GDP的倾向。

在刘树成看来,我国经济增速超预期回落,既不能反应过度,也不能掉以轻心。“反应过度”主要表现在:一是主张大力度放松宏观调控政策。二是刚刚沉寂一段时间的中国经济崩溃论、中国经济危机论、中国经济硬着陆论、中国经济滞胀论等说法又浮出水面。“不能掉以轻心”就是要认真分析经济增速明显回落的各种可能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措施,避免经济增长的大起大落,保持经济更长时间的平稳较快发展。刘树成表示,

经济增长率既不能过高也不能太低,这个问题学术界大家共同关注和讨论,也有不同的意见。这里我提出一个角度,经济增长速度的高低多少为宜涉及到潜在经济增长率的把握问题。有学者前一段正确指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以近两位数增长,现在进入到潜在增长率下移的新阶段。但是也有学者提出在2013年至2017年我国潜在增长率将由10%的高速降到6%、7%的中速,明显下移一个大台阶。我个人认为,问题是潜在经济增长的下移是突变过程,4个百分点忽然下来了,是突变过程还是渐进过程,这是需要讨论的。

相关产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