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再发95张牌照 三大特点显不同

2012-06-29 15:30

记者 迟有雷 昨日,央行发放第四批第三方支付牌照,共有95家企业获得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互联网支付、银行卡收单等支付业务牌照。

截至目前,共有196家企业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此前,人民银行曾分别于2011年5月、8月和12月三次发放27张、13张和61张第三方支付牌照。

与前两次不同的是,此次牌照业务有三点不同。一是央行首次发放了数字电视支付业务,昆明卡互卡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亿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银视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数码视讯软件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分别获得该牌照;二是厂商自己拿到支付牌照,苏宁的易付宝和网易的网易宝拿到互联网支付牌照;三是区域性预付费卡业务的获牌企业集中。

“苏宁和网易获牌分流了支付商的交易量。”一位第三方支付公司人士透露,苏宁网购的量和网易游戏的量(游戏付费和道具买卖)都挺大。

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开始自己试水第三方支付业务。此前有消息称,“京东商城正在酝酿涉足支付业,有意组建支付公司,或入股、并购第三方支付公司。”

根据艾瑞咨询统计,2011年中国支付行业互联网支付业务交易规模达到2.2万亿元,同比增长118.1%;2012年第一季度,这一交易规模达7760亿元,同比增长112.6%。

第三方牌照发放一年来,中国支付市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快钱CEO关国光认为,获得牌照的企业尽管发了一百多个,综合性的数目还是非常少。未来支付市场差分定位的趋势在逐步形成,产业将进入一个相对有序发展的过程。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