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 生活方式 > 闲谈 >
铁道上的奇迹
导语:若不看背景资料,你很难想象这样一部儿童片其实是一个“宣传片”——是JR(日本铁路)集团为了纪念鹿儿岛至博多的九州新干线全线贯通,给日本著名艺术片导演是枝裕和出的“命题作文”。

 

曾榛/文 “从鹿儿岛出发的樱花号列车时速是260公里,而和从博多出发的燕子号时速也是260公里,两车擦肩而过时会出现奇迹——两车交汇时会产生巨大的能量,看到交汇瞬间的人可以像看到流星一样实现许愿。”

“真的吗?”父母离异的小学生航一充满期待:“如果樱岛火山爆发让鹿儿岛无法住人,那他就可以和妈妈搬去与福冈的爸爸、弟弟团圆。”于是航一与弟弟龙之介相约在熊本县汇合,因为他查到北上的“樱花”和南下的“燕子”会在这附近相遇。两兄弟分别和自己的同学开始卖玩具、在自动售卖机缝隙里捡硬币、说服长辈、装病逃课,筹划着这趟“奇迹”之旅,怀揣着各自稚嫩的梦想上路……

若不看背景资料,你很难想象这样一部节奏舒缓、细节朴素、情节平实、格调清新、温暖细腻的儿童片其实是一个“宣传片”——是JR(日本铁路)集团为了纪念鹿儿岛至博多的九州新干线全线贯通,给日本著名艺术片导演是枝裕和出的“命题作文”。

 

安全的奇迹

新干线是JR集团旗下的高铁系统的总称,列车时速高达240-300公里,线路南起鹿儿岛,北到八户,东起东京,西至长野,覆盖日本的大部分地区,连结着全岛各重要城市。新干线列车因安全、平稳、快捷,发车率高、载客量大,行驶距离长、准点率高而成为日本轨道交通的核心。用“奇迹”来定义日本新干线,乍一看似有溜须拍马的嫌疑,但实际毫不为过。日本作为全世界第一个拥有高铁的国家,新干线从1964年10月东海道线开通至今47年多来,运载了超过70亿人次乘客,竟未出现过一起人身伤亡。这点连以严谨著称全球,将高铁视为“统一后光明未来象征”的德国人也望尘莫及——输在1998年埃舍德那场101人死亡,88人受伤的高铁事故。

号称全世界最安全的日本新干线虽然没有死过人,但也发生过出轨和翻覆事故。如2004年由于新泻发生6.8级地震,从东京开往新泻的Toki325号列车发生脱轨。这起“新干线历史上最严重的事故”,引起日本铁路行业强烈反思:事发2年内为所有新干线列车车轮安装了防脱轨装置,以及防车轮破裂装置。

日本强风、地震多发,只要气候不佳,新干线均以减速 、停运来确保安全,并指定有明确标准。比如,强风的情况下,风速达到每秒20-25米时,实行时速170公里以下的速度限制。当风速达到每秒30米以上时,则需要中止运行。新干线还有一个防灾秘密武器“EAST I”,这款列车不载客,专门用于检测和维护新干线安全。新干线地震预警系统也十分强大,专门检测地震来前的轻微波动,一旦侦测异常波动,立即将讯息传递到变电所,切断新干线电力。这就是为何去年“3.11地震”期间,38列新干线列车接到预警后自动断电、紧急刹车,两秒后强震袭来时均已缓缓停下,无一人伤亡,创下9级强震零事故的世界高铁新纪录。今年4月初日本遭遇50年不遇的特大强风,尽管造成多条线路停运,但也无事故发生。

日本新干线有多套安全保障系统,尽量不给人留下犯错的机会。且在各线建成之后,都须经历至少半年的试运行,期间并不搭载乘客,这样有足够的时间对各种故障进行模拟和应对。比如,为应对1995年乘客被车门夹手的事故,日本铁道部为改进了车门敏感度,列车会自动检验“是否可以安全开车”。另外,日本为了防止腐败和隐瞒真相的,铁路事故都由独立的铁道事故调查委员会进行调查,铁路公司官员、职员只能协助提供数据,但不得介入评估,评估结果对全民公开。

新干线的平稳与安静也是惊为天人,感觉就像物理试验室一个匀速前进的盒子。今年4月我乘坐目前最新款的“希望号”列车从东京前往京都。“希望号N700”车头酷似“鸭嘴兽”,在旧款“希望700”基础上提速15公里/小时。值得注意的是,这提高的不是直线段的最高车速,而是运行时的平均车速,因此新“希望号”更快却更平稳。更牛的是“N700”是新干线中唯一利用空气弹簧使车体倾斜过弯的车种,因此新“希望号”可以利用倾斜角度调整而不用再转弯时减速。而且车厢连结部分由胶皮包裹,噪音极低。车体利用两层铝合金材料夹复合材料,让车厢始终保持恒温的环境。

日本新干的高准点率也是世界闻名的。我在日本旅行时亲身体验,如无自然灾害或跳轨自杀等极端情况发生,新干线到站时间几乎能与承诺时间分秒不差。而任何线路(包括新干线以外的快速铁路、普通铁路、地铁)遭遇意外事故影响运行,都会在所有列车车厢内的广播和电子屏上滚动公布事故线路、时间、原因,让乘客可以及时调整出行计划。而事故排除恢复营运也会第一时间全线通告。曾有一项统计显示,就算算上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所引起的延误时间,新干线列车平均延误时间也只有0.6分钟。日本铁路对事故、延误的准确、透明公布,让许多公司对因列车晚点造成迟到的职员免于处罚。此外,车身长达400余米的新干线列车还能精准地停在预订位置,方便乘客预先等候,快速下上。

 

 

 

极致的体贴

《奇迹》这部应景之作能在日本反响强烈、广受推崇,除了仰仗是枝裕和的口碑与功力,更因为日本人与铁路的情感渊源,这从反复在各种影视、动漫、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铁路元素可见一斑——根据芥川龙之介的著名小说《手推车》改编的电影《轨道》,高仓健主演的催泪《铁道员》,90年代当红日剧《新干线物语》,坐火车去看外婆的樱桃小丸子,沿铁道一路旅行的漫画作家高木直子…… 毫不夸张地说每个日本人的生活与记忆都是与铁道缠绕在一起的。日本全景的轨道交通如蜘蛛网般密布蔓延,串联起一个个城市、村镇,尤其大城市里的轨道交通更是无所不往。据一项官方统计,60%以上的日本人选择轨道交通出行,他们乘火车上下班、去学校、去商场、旅行度假、探亲访友,奔驰的列车承载着他们的梦想、爱恋、亲情、事业、喜怒哀乐……

即便对我这个外国游客来说,有关火车的记忆也是温暖与亲切的。JR是日本最大铁路集团,拥有包括新干线高速列车、机场到市区的特快列车、连接新干线与地方铁路的快车,城市内用于通勤的普通列车等。无论哪种列车都十分整洁:无论多少乘客吞吐,从行李架到座位都一丝不苟,看不到丁点垃圾,连车上的洗手间干净得几乎能与酒店媲美。

最令人感动的是列车的座位,尤其新干线的座位,非常符合人体工学,把通常不容易安置的颈部和腰部照料得极为妥帖,加上适宜的温度,让我这样有严重睡眠障碍的人竟然一靠到新干线的座位就舒舒服服睡过去,一睁眼竟已到站。如是中途下车的情况,我还得设上闹钟,以免睡得太香坐过站。连最低端的地铁也都是软座,有亲肤的面料和适度的弹性,哪怕坐上一两个小时也不觉得难过。

日本列车的舒适很大程度也来自日本民众的自律,火车站虽然人头攒动、浩浩荡荡,但所有人都安静地依次挪动,哪怕是上下班高峰期也不会有任何人催促你、推搡你。日本人在车厢内都紧锁着身子,与周围保持礼貌的距离。没有人高声讲电话,聊天也都是低声细语。即便车厢内空空如也,周围乘客也不会将脚伸到过道上,也不会将包放在座位上。而且日本地铁等各种列车都不禁止饮食,却看不到一点垃圾与油迹。我头一次感觉火车是可以坐得如此优雅、从容的。

日本火车不但车内体贴,车站也让人欢喜。尤其新干线的各大站点都像一个精彩的小世界,吃喝玩乐、衣食住行应有尽有。商铺不但五花八门而且品质优秀,并有许多名店的分店入驻,而且价格与站外无差。最难得的是,每一站的商铺售卖的商品都各有不同,展示出浓郁的地方特色或季节元素,哪怕是连锁商家也会绞尽脑汁开发出本站独有的东西。我在日本旅行时,常常还没走出火车站就耗去半天时间。

日本铁路最让我心驰神往的是那些五花八门的火车便当。未到日本之前,我从来无法想象火车站售卖的盒饭竟可以如此精致、美味。食物通常由精美的木盒或漆盒盛装,里面海鲜、家禽、猪牛羊肉、蔬菜、豆制品、饭团,热闹非凡;烤物、腌渍、煮物、刺身、炸物,个个烹制精良,每种一小点,荤素搭配,营养均衡,而且色彩艳丽,摆放精美,犹如工艺品,让人欢喜得不忍下口。而且价格由几百日元到上千日元不等,选择多样,丰俭由人。最让人欲罢不能的是,日本火车便当超过两千多种,每站的火车便当都颇具当地特色,融入本地特产和季节产品——神户的和牛刺身便当,滋贺的粟子糯米便当、横滨的河豚便当、千叶的竹笋便当、岐阜的”青虾便当、大阪的章鱼烧便当,还有有些奢侈的北海道小樽的帝王蟹钳肉便当。感觉日本的火车便当就是一个飞驰的和食博物馆,尽展日本美食文化与精髓。

影片尾声,几个孩子爬上山坡,对着飞驰交汇的列车喊出“让我当上女演员”、“我想提高画技”、“让我跑得飞快”、“让我的小狗起死回生”……航一眼前浮现一幅幅蒙太奇画面:起咬了一口的冰棍、红色的绘画颜料、叠放整齐的校服、同学死去的小狗、老师拍在肩上的大手、爷爷做的山药糕、弟弟种的蔬菜幼苗、天高云淡、野花烂漫……他意识到如果自己的愿望实现,这些美好的点滴、伙伴们的愿望都将毁灭。于是他默默放弃了自己的梦想,接受了不完满的生活现实,像爸爸说的那样“从关心自己到关心世界”。爱,让这个忧心忡忡的少年变得勇敢,也让他的生活变得开阔。这个自然到有些平淡的结局,没有刻意的煽情,没有梦想成真的俗套,却在不知不觉中让人眼眶湿润、内心柔软。在我看来,新干线“奇迹”背后最强大的支撑便是那份根深蒂固的责任与爱。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相关产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