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交易所2012财年净利润2.92亿新元

2012-08-07 08:14

记者 欧阳晓红 日前,新加坡交易所(下称“新交所”)2012年财报显示,截至2012年6月30日,新交所录得收益6.479亿新元,净利润2.918亿新元。每股收益(EPS)为0.273新元,净资产收益率(ROE)为35%。

“在充满挑战的市场环境下,我们在2012财年实现了2.92亿新元的净利润,营业利润更是达到3.04亿新元。”新加坡交易所首席执行官麦尼斯·博可(Magnus Bocker)表示;他说,通过Reach计划,新交所进一步巩固了自身亚洲门户的地位,证券市场的能力得以提高,并引进新的衍生品。同时,新交所还在非证券收益方面实现了12%的年度同比增长,且有效地控制了成本。

数据显示,新交所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营业利润为3.039亿新元,每股收益为0.285新元。非经常性损益包括如下内容:对孟买股票交易所的投资产生了1100万新元的减值损失,主要是由于印度卢比对新元的贬值所造成;新交所与Chi-X全球公司合资的Chi-East平台停止了业务运作,造成了110万新元的减值损失。

而新交所董事会已提议末期股息为每股0.15新元,保持总股息为每股0.27新元不变,这意味派息已达到2012财年年报利润的99%。

证券业务方面,新交所的证券日均成交额(SDAV)在2012财年为13亿新元,而上一年度为16亿新元。其在2012财年实行了全天持续交易制度,在新增的一个半小时交易时间中的成交额占总成交额的8%,而经过修订的股票最低出价也进一步保证了交易所的竞争力。新交所还将外币报价挂牌基金(ETF)由84只增加至93只;同时引入了双币交易制度,允许投资者使用自己喜好的货币种类进行交易。

衍生品业务方面,新交所衍生品交易量在2012财年增长到了7600万份合约。日均成交量(DAV)提高16%,合约数达到308312份合约,月末持仓量增长了53%,达到1432145 份合约。新交报新近推出的几种合约——印度Nifty期货、中国A50期货、日经期权及最新加入的MSCI印度尼西亚期货合约,都保持了持续的上升势头。这些合约占到了总成交量的31%。其中,中国A50期货成交量增长了两倍,达到5617226份合约。算法交易占到了总成交量的34%。其还成为了亚洲第一家在交易前进行交易所主导型风险控制的交易所。

此外,新交所在2012财年进一步扩展场外金融衍生品清算和场外大宗商品衍生品清算的范围。其于2011年10月推出外汇期货的清算业务,又于2011年11月增设针对CFR中国华南煤炭掉期和CFR日本石脑油掉期的场外清算服务。新交所对利率掉期的名义清算价值达到了1630亿新元,而场外商品的清算量达到248837手。特别是铁矿石掉期达到了创纪录的124193手。

发行业务方面,受全球IPO市场低迷影响,仅有23家公司在新交所上市,募集资金8.25亿新元,而上一年度是34家新上市公司,募集资金141亿新元;再融资额为52亿新元,上一年度为68亿新元。固定收益证券市场方面,共发行300只新债券,筹资1613亿。

截至2012年6月30日,新交所的净资产总额为8.33亿新元。

据悉,新交所还与东盟进行合作,共同推动东盟成为可投资的资产类别,正准备推出东盟交易连接机制;其还就加快二次上市公司的审查框架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签署了一项谅解备忘录,从而缩短了东盟企业二次上市所需时间。

未来,新交所预期在2013财年的资本开支将达到3000万至3500万新元。董事会的目标是实现每季度每股0.04新元的基本股息。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经济观察报首席记者 长期关注宏观经济、金融货币市场、保险资管、财富管理等领域。十多年财经媒体从业经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