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人参文化巡展“重走人参路”大型活动移师北京,其北京站新闻发布会在朝阳公园举行。主办方希望“人参在北京”能让更多人重新认识人参的稀有,了解人参的地域情节以及推动人参文化的兴旺。
2008年 ,“长白山采参习俗”成功申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是“长白山采参习俗”成功申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周年,大力发展人参产业已经写入吉林省“十二五”规划当中,此时,举办“重走人参路”大型文化巡展,人参产业腾飞的一个重要开篇。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重走人参路”这一大型文化巡展活动,包括还原人参贸易路途中的部分历史场景和人参文化巡展两大部分。首先追寻先辈足迹,还原部分历史场景。在当年人参路上几个关键地点,如通化老把头墓、营口港、天津港、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取材拍摄,还原历史场景,以此来纪念人参贸易,传播人参文化,推动人参产业发展。
随后,开展人参文化巡展,主要在人参贸易路上的重要城市展开。
近年来,高丽参和西洋参纷纷大举进军国内市场,由于种种原因,中国虽然人参产量占据了世界上70%的,但是产值仅为世界的4%,人参价值和人参产量极其不匹配。中国人参很大程度上作为原材料出口,人参定价权始终掌握在国际市场上。为了摆脱这种现状,减少人参价格对国际市场的依赖,保障参农的利益,以吉林省为首的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纷纷投入大量精力和资金,扶持有实力企业进入人参产业,利用政策调控,加大对参农的扶持力度。进入“十二五”后,中国人参产业开始发展迅速。
专家表示,在中国,服用人参虽然有4000多年的历史,但人参价值的挖掘还不够深,人参更多还是以药品和补品的形式出现。人参产品线还很短。这也是国内人参产值始终上不去的重要原因。重走人参路,传播人参文化,将使更多人了解人参价值,关注人参产业,这对打开国内人参市场,推动人参产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业内分析人士表示,由于过度采挖,野山参生长环境被破坏,野山参的储量越来越稀少,市场上真正的野山参更是难得一见。市场上品相较好的野山参,每次出现均以天价成交,高档人参广受众多藏家追捧,这预示着野山参升值已是定局。
近日举办的一场拍卖会,68.8克的300年野山参以1000万的天价成交,这更是刷新了以往记录,让人们看到了野山参市场的前景。就连品相较好的三棵百年红参,也拍出了135万的天价,这也凸显是市场上,高档红参的稀缺,而种植参价格也开始上扬。
此外,为了保护人参资源,通化市政府已经启动了“长白山人参野生资源恢复工程”。随着“重走人参路”的展开,人参文化传播开来后,会有更多的人们关注中国人参资源保护,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人参产业发展当中。
“重走人参路”将推动中国人参产业化阶段的迅速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