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评论员 张邦松 各种抢票插件让铁老大遇到了新问题,在这些插件的作用下,铁道部的购票网站12306流量暴涨,日均点击最高达15.1亿次。铁道部将使用插件购票比作“抢红灯、逆行”,认为这种做法违反了公平原则,并诉诸工信部,约谈插件开发企业,希望能叫停这些插件。
这种做法并不新鲜。当自身管理出现挑战的时候,有些正在走向市场的国企,总是难以摆脱对权力的依赖,而不是用更市场、更开明的态度去面对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说,这些部门距离政企分开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不过“公平”地说,铁路部门这次的做法在出发点上是善意的。它希望能用一种“公平”的做法,去达成一个公正的结果。但这个初衷几乎必然事与愿违。何谓公平?简单地说可以概括为“一视同仁”,即大家都用同样的游戏规则。只要不违法(即共同约定的规则),在现行规则下的任何行为都是公平竞争的行为。抢票即是这样的行为。铁道部认为,“利用抢票软件抢票,就像是在道路上驾车的闯红灯、逆行”,这是对于这项新的技术应用没有深入了解而得出的结论。从技术原理上说,抢票插件只是用自动驾驶替代人工驾驶,用机器操作代替人工操作,你能说蒸汽机的发明对于用马车运输的人是一种不公平吗?
其实,关于以何种方式购票的争论,本质上不是一个公平与否的问题。例如,即使排队买票同样存在所谓“不公平”的可能,显而易见,这明显是对于有足够多自由时间和旺盛精力的人更为有利,在这一规则下,工作繁忙的上班族与许多已经放假的打工者相比,显然是不具优势的。这并不是想抬杠,而是说明,公平本来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不妨将“抢票”转化成这样一个问题:如果8亿人都要回家,那么让谁回家是公平的,谁该买到那张车票?是让顶风冒雪买票的人,是让更有经济实力的人,是让更有权力的人,还是让掌握互联网技术的人?我想,这些选项中选任何一项都存在道德风险和公平的质疑。
我们发现,“公平”在这一语境下,陷入了困境。其实,如果就购票规则本身而言,已经尽可能地做到公平了。但这种公平并不必然达到公正的结果,为什么?因为我们整个社会系统(非单指铁路部门)目前还没有能力实现这种公正,这才是问题的本质。公平是就游戏规则而言,而公正是就价值取向而言。有一种定义认为,所谓的社会公正,就是指“给每个人他(她)所应得”。就买票这件事来看,就是让每个想回家的人都能顺利的回家,无论他贫富贵贱,无论他是否是一个技术达人。
中国铁路最大的矛盾是运输能力不足以满足旅客出行需求。某种资源一旦稀缺,“抢”几乎是一种必然结果,我们无法通过制定一个公平的“抢”的规则,来解决这一问题。以买彩票的心态买火车票,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种悲哀,也是一种不公正社会状态的折射,因为我们还没有实现每个人可以顺利回家的权利,这才是我们需要为之努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