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区域新闻 > 焦点 >
东莞市长袁宝成:大部制改革不能“一刀切”
2013-03-13 11:38 来源: 作者: 刘金松 编辑:
导语:“要相信地方,让地方有更多自主权,上面做好评估监督,效果更好。”东莞市市长袁宝成说。

记者 刘金松 “我看到国家发改委等很多部委很忙、很累,累得我们都同情他们。”3月11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东莞市市长袁宝成在人大广东团全团会议上发言时表示,机构改革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减少行政审批,下放审批权限。在袁宝成看来,如果职能不转换,职能不下放,部委的累永远解决不了,“要相信地方,让地方有更多自主权,上面做好评估监督,效果更好。”袁宝成说。

袁宝成说自己一直与机构改革很有缘。2004年,在深圳工作时曾牵头合并深圳外事办、港澳办、侨务办、友协、侨联等五个机构;到东莞任市长后,东莞在今年1月提出了“启动大部门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全市跨部门信息共享和内部监管平台,打造全国一流的网上办事大厅。”的目标。

对于此次发布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袁宝成认为,此次改革可圈可点、务实可行、稳健向上,“给人好的预期,我赞成这个方案。”同时他也结合自己以往参与改革的经验,对此次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是希望全国大部制改革可以推开,建议从每个省拿出试点市、试点地区,不能“一刀切”。同时,试点城市要充分给够权力,给足地方机构改革权力空间,不过度干预,让地方改革有充分的自主权。

二是明确好部门职能界限。这次机构改革当中两个部门的职能后续界限要进一步明确。以新成立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和农业部为例,如猪肉主要由农业部管理,但到了餐桌以后出了问题,谁来管理?这个管理界限在哪?要明确管理边界,不能出现互相推诿现象。

三是改革好大部制改革内设机构。如果内部机构改革不好,轻则影响团结、出现相互扯皮的现象,重则导致办事效率低,使群众办事难。因此内设机构的职能界限要清晰,并匹配一套权责明晰的问责制。

四要转变好政府职能、减少行政审批、下放审批权限。正确处理好“上”与“下”的改革关系,上一级部门要尽可能相信地方、相信基层,同时应加强监管、宏观调控,让地方有更多的自主权。

五要尽快制定出台《行业协会管理法》。这次方案中提出要尽快加大社会组织建设,但要避免行业协会成为“二政府”, “二政府”是什么呢?因为权力转移给行业协会后,它以政府的身份自居。为了规避这个现象,这部法律越快出台越好。

六要评价好改革效果。每年应对改革的效果进行一次评价,从评估中发现问题,该调整的就调整,该改革的就改革。

七要给改革提供一个过渡期。明确上级和下级部门的责任、风险和要求,处理好改革与稳定,改革与发展的关系,要继续保持一种态势,使整个监管不至于出现管理真空。

对于今年东莞的改革方向,袁宝成表示,有几件事要做好,比如商事登记改革,要在全市推开,医疗体制改革、城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还有各种改革措施来配套。“改革是方方面面,每个改革的方面都可以在东莞找到落脚点。”袁宝成说。

相关产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