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欧阳晓红 “截至2013 年3 月31 日财政年度,淡马锡投资组合市值创历史新高,达到2150 亿新元,较上财年的1980亿新元上升170 亿新元;股东总回报率为8.86%。”日前,淡马锡控股(私人)有限公司发布的第十期年度业绩回顾《淡马锡 2013 年度报告——超越投资》显示。
淡马锡董事长丹那巴南(S Dhanabalan)说:“去年全球经济出现了一些复苏的迹象。虽然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破坏性风险已消退,但结构性风险尚未得到彻底解决。尽管过去 10 年经济动荡,淡马锡的投资组合市值较 2003 年 3 月低谷时期(非典疫情席卷亚洲)的 610 亿新元已经翻了3倍。”
丹那巴南认为,在增加北美和欧洲投资的同时,亚洲依旧是其投资组合中占比最大的投资地区。淡马锡仍旧扎根于亚洲,并看好其长期发展前景。
正如在亚洲及其他地区,淡马锡表示,继续投资于经济转型所带来的具有长期增长潜力的行业。
股东总回报 (TSR) 是淡马锡衡量投资业绩的一个重要指标,包括淡马锡派发给股东的股息, 但不包括股东注入的资金。股东总回报计算的是淡马锡的股东,即新加坡政府所获得的年化复合回报率。
本财年以新元计算的股东总回报率为 8.86%。3 年期年化复合股东总回报率是 4.94%。10 年期和 20 年期年化复合股东总回报率分别是 13%和 14%。淡马锡自 1974 年成立以来的股东总回报率为 16%。
财报称,过去10年间,淡马锡一直是一个积极活跃的投资者,共进行了1590 亿新元的投资和大约1000 亿新元的脱售。
2003年3月以后的新增投资在过去 10 年为淡马锡带来 20%的年化回报率。这包括对星展银行和凯德集团在内的长期持有投资组合公司的新增投资。淡马锡参与了这些公司的股票认购权发行或其他融资项目。在 2003年3月31日之前进行的投资,如持有的新加坡电信和新加坡航空公司股票等,则在过去10年为淡马锡带来 16%的年化回报率。
2013财年淡马锡共进行了 200 亿新元的投资和 130 亿新元的脱售。净投资额达到70亿新元。其中在能源与资源领域以及北美及欧洲地区共进行了40亿新元的净投资。
本财年,淡马锡在金融服务业的投资依然占投资组合的最大比例,曝险达 31%。淡马锡增持了中国工商银行的股份。同时,还通过对友邦保险和平安保险的投资,深化了在亚洲保险业的曝险。 从投资组合包含资产的地理分布来看,新加坡和中国依然占据最大比例。按标的资产计算,包括淡马锡的投资组合公司所持有的资产在内,其在新加坡和中国的投资曝险率分别为30%和23%。
“目前,中国正在继续重塑其经济结构以取得更加平稳及可持续的发展。淡马锡一如既往看好中国的长期增长前景。将继续寻求在中产阶级崛起及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增长机会。”淡马锡中国区总裁丁玮先生说。
在2013财政年度,由于淡马锡在能源和资源领域进行的投资,以及对德国特种化学品公司Evonik等其他投资,其在北美和欧洲地区的曝险增加至 12%。
截至本财年结束,按标的资产计算,包括新加坡在内的亚洲地区占淡马锡投资组合的 71%, 新加坡以外的亚洲地区占 41%。具体看,新加坡占淡马锡投资组合的30%,中国占23% 北美和欧洲地区的投资从两年前的8%上升至12%。
2013财年,淡马锡积极投资于重点行业,如在能源与资源领域净投资达40亿新元 ;在生命科学、消费品及科技行业亦有重大投资。
淡马锡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长何晶女士说:“我们以投资组合所有者的立场思考和行动,主要进行股权投资。这意味着年与年之间比较会面临更大的市场波动,正如过去 10 年我们所经历的那样。由于投资组合以股权投资为主, 我们期待得到较高的长期回报,因此,淡马锡也已准备好迎接大幅市场波动给投资组合价值带来的影响。”
展望未来, 何晶表示,在继续重点关注亚洲和拉丁美洲地区的同时,淡马锡在北美和欧洲也看到越来越多的机会。淡马锡计划在伦敦和纽约设立办事处,以支持在这些市场的投资部署。
不仅于此,在投资之外,淡马锡正努力建立和培养增长的新动力。为了配合投资活动,并进一步寻求可持续的长期回报,淡马锡成立了企业发展部 (EnterpriseDevelopment Group)。它将与组织发展部支持下的投资部和市场部相辅相成,共同拓展业务。
根据淡马锡现有的平台和措施,企业发展部将致力于寻求各种机会,包括投资于起步阶段公司以及将创新商业模式注入新兴市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