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13年度助学筑梦征文评选揭晓

2013-12-26 22:40

今天下午,由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中国银行和中国青年报社主办的“助学·筑梦·铸人”主题征文系列传播活动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举行颁奖典礼。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张光明、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中国银行个人金融总部助理总经理赵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党委副书记刘志方到会,会议由中国青年报社总编辑张坤主持。

在颁奖现场,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卫向伟同学获得了特别奖,他将参与由中国银行赞助的“彩虹桥”中外学生文化交流项目,并于2014年暑期受邀出国学习和交流。除此之外,还有河北医科大学的张文冉等20名同学获得了杰出奖、东南大学的孙安龙等50名同学获得了青春励志奖、湘潭大学的周会茹同学等100名同学获得了优秀奖、还有50所高校和教育部门荣获了组织奖。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告别免费大学,当穷孩子面临入学困难时,我国政府推出了贫困学生助学资助体系。距统计,自1999年开展国家贷款工作来,全国累计发放金额830.1亿元,累计资助学生900万人次。

今年9月至11月,中国青年报社联合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中国银行,共同主办“助学•筑梦•铸人”主题征文系列传播活动。据统计,三个月内,全国1200多所高校的同学和老师,向组委会提交了近7万封征文。没有花哨的语句,没有造作的情感,有的只是寒门学子的一份热情,一份告白,一份感恩。

与此同时,主办方还在中国农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东南大学等全国诸多高等院校,举办了10场宣讲会。由张保庆、俞敏洪、王静、王红等演讲者们讲述的自身奋斗经历,激励了众多高校学子。

据了解,从2008年开始到2010年,中国青年报在教育部新闻办的指导下,发起并联合多家媒体成功举办了三届“助学政策•助我成才”系列报道暨征文活动并取得良好社会反响。首届征文活动以“感恩、自强、责任”为主题,共有80多所高校参与,收到征文3000余篇;第二届征文活动以“助学贷款,我选择的自立方式”为主题,共有350多所学校参与,收到征文3万余篇;第三届征文活动以“一诺千金,诚信做人”为主题,共有700多所高校和地方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参与,收到征文6万余篇。这些充满感情的征文和实实在在的文字,已经成为我国助学政策助学贷款工作的记录和见证。“助学政策•助我成才”征文活动也已经成为推动我国高校学子不断奋斗的品牌活动,并荣获教育部颁发的特别奖。

同时,本次活动也得到了中国银行的大力支持。虽然对于一家银行而言,助学贷款业务是赔本的生意,但是中国银行却矢志不渝、青睐有加。“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这是一份属于大行的责任和精神。过去十多年中,作为中央部属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唯一承办银行,中行同时承办了127所中央部属高校和347所地方院校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在中国银行的帮助下,一百多万的孩子有了向上奋斗的阶梯,一百多万个家庭解决了燃眉之急。

中国青年报社总编辑张坤指出:“公平的教育,正是让每个公民都能实现梦想、获得机会的最佳途径。因助学而筑梦,由筑梦而铸人,通过助学政策、助学贷款搭建的阶梯让百万寒门学子走进了梦想中的大学,获得了宝贵的学习机会,也获得了勇气和希望,实现他们心中的梦想。这些实现梦想的学子又怀着感恩的心,在各方面又会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学校和社会。”

中国银行个人金融总部助理总经理赵勇:“作为中央部属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独家经办银行,中国银行将更加重视这一重要的领域,密切关注教育行业的需求变化和就业情况,不断完善产品功能和服务流程,拓展业务领域,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实现银校双赢,为广大学子提供更加方便快捷贴心的服务,为中国的教育事业保驾护航。”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张光明最后说:“其实每个人都有梦想,每个人的梦想都应该和国家的梦想、民族的梦想息息相关。作为我们从事学生资助工作的人来说,我们的梦想就是想通过我们的努力为经济上有困难的学生们铺平前进的道路,提供更多的帮助,为每个经济上困难的学生铸造梦想,最终的目的是为国家铸就栋梁之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