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于华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26日发布的社会蓝皮书《201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称,明年住房价格继续上升,预计2014年春节后企业招工会更加困难。
报告称,2013年3月,国务院颁发了“国五条”,力图控制和稳定住房价格的上涨,然而,住房价格却继续呈现上升态势,2013年第三季度公布的对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监测表明,2013年9月份与上年同月相比,在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价格下降的城市只有1个,上涨的城市有69个,其中同比价格上涨10%以上的城市有13个,而北京、上海和广州同比价格上涨则分别达到20.6%、20.4%、20.2%,即便是二手房市场,在70个大中城市中,2013年9月份与上年同月相比,二手住宅价格下降的城市也只有2个,上涨的城市有68个,其中最高涨幅达到了17.8%。
对此,报告指出,伴随新建住房和二手房价格的上升,城市的房租价格也日趋攀升。“农民工增长的收入,也因为房租的上升、粮食价格的上升以及蔬菜水果类价格的上升而显得微不足道或难以承受城市生活费用之重,这对农民工的市民化极其不利,估计2014年春节后企业招工(农民工)会更加困难。”
与此同时,报告还认为,中国迎来了人口转型的拐点,人口红利将进入逐渐收缩时期。“未来若干年里,中国劳动力人口将在波动中趋于下降,出现负增长趋势,人口老龄化开始加速,2013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亿人,老年人口总量的上升,也带来了生活不能自理的‘失能老人’数量的迅速攀升,现在‘失能老人’的总数已经超过3700万人,估计到2015年将接近4000万人。”
报告还表示,在人口老化速度逐渐加快的过程中,整个社会高度关注退休与养老问题,对于公务员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甚至对于整个白领职业群体而言,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容易被接受;但对于蓝领工人,尤其是对于那些从事建筑、纺织、煤炭、清洁、生产组装等重体力劳动的职工来说,延迟退休年龄是难以接受的,国家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配置,要把握好职业群体的差别和渐进推行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