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债务的压力和商机
2013-12-31 13:58 来源: 作者:杜涛 编辑:
导语:庞大的地方债务数据既带来了压力,也带来了商机。

杜涛/文 2013年12月30日,审计署公布截至2013年6月底,全国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206988.65亿元。

其中地方政府性债务截至2013年6月底,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108859.17亿元,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26655.77亿元,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43393.72亿元。

整体来看,数据与之前各方面预测的数据相差不大,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处于暂时安全但是部分地方和行业债务负担较重,有的地区债务率已经超过100%,债务偿还压力较大。特别是这次BT债务超过了城投债的债务。BT债务以短期为主,风险比较大。

在2010年底。地方政府具有偿还责任的债务时67109.51亿元,增加了4万多亿元。担保责任债务从2010年的23369.74亿元增长到现在26655.77亿元,3年时间,担保债务只增加了3000多亿元。救助债务从16695.66亿元增长到43393.72亿元。增加了接近27000亿元,增幅速度最快。救助性债务中的高校债务特别是地方政府中高校债务将会是比较大的问题。

按照审计结果显示,2007年以来,全国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和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当年偿还的债务本金中,各年度由财政资金实际偿还的比率分别在9.95%-19.13%和4.83%-14.64%之间。2012年底全国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和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分别为27707亿元和 59326.32亿元,按照上述财政资金偿还的最高比例19.13%、14.64%计算,两类政府或有债务中,政府需要承担偿还责任的债务最高分别为 5300.35亿元和8685.37亿元。

按照审计署数据的19.13和14.64数据来看地方政府在或有债务中的两类担保债务最高为5099.24亿元和救助性债务6352.84亿元。这样地方债务的最高数字可达到120311.25亿元。

在2012年地方财政收入(本级)61077亿元,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45383亿元,总共106460亿元。但是地方财政用地方本级收入、中央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资金等安排的支出106947亿元。现在地方债务的数据已经可以让地方政府什么都不干的(本级收入)攒两年了。

从十八届三中全会到城镇化工作会议,将地方债务提到了以往所不能达到的高度。但是庞大的地方债务数据既带来了压力,也带来了商机。

地方政府可能会面临比较大的压力,但是地方政府也掌握了庞大的资产,在需要变现的时候,地方政府手里的流动资产、国有股权投资、可处置土地存量都将带来机遇。未来地方资产的水务、供热、热气、高速公路等可以产生现金流的可以进行资产证券化。

首先,从审计署的公布结果来看2013年7月至12月、2014年到期需偿还的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分别占22.92%3和21.89%,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到期需偿还的分别占17.06%、11.58%和7.79%,2018年及以后到期需偿还的占18.76%。这样,截止到2014年底,大约有接近45%的债务需要偿还。

短期债务居多会给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带来比较大的压力。在每年的刚性支出保持增加,而又要保持中央和地方财力相对稳定的格局,未来地方政府财政所面临的压力非常大,但是对于地方政府的问题,在于如何取得新的借款,去偿还旧的,将债务流动下去,而不至于断裂。

其次地方政府性债务对土地出让收入的依赖程度较高。截至2012 年底,11个省级、316 个市级、1396个县级政府承诺以土地出让收入偿还的债务余额34865.24亿元,占省市县三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余额93642.66亿元的37.23%。

但是从2013年开始,中国的土地市场已经出现冰火两重天,一线,二线城市房地产火爆,三线,四线城市土地市场萎缩,不少城市地块没哟达到预期,对于当地的财政已经带来了比较大的压力。在地方政府的收入来源之一土地市场出现问题时候,必然会加大从其他渠道举债的力度。

未来建立地方信用评级体系,将地方债务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建立一套债务指标体系,对于地方政府未来的债务操作,会向合法和合规方面更加靠近,同时会给几大评级机构带来无限想象的商机。

相关产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