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网讯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新一轮国企改革浪潮之下,国家电网公司(下称“国网”)基本确定在直流特高压、电动车充换电设施和抽水蓄能电站三个领域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目前正在制定具体的操作方案。
特高压是国网目前盈利较好并大力发展的领域,但投资巨大,而电动车充换电设施和抽水蓄能电站虽然市场巨大,但却因盈利模式不明而深陷亏损。
国网董事长刘振亚称,为电动汽车充电的充换电设施,将对社会全面开放,谁想投资,谁有钱投资,谁就投。
“一是为了响应国家对垄断行业的改革;二是因为在投资充换电设施这五年来,国网已经累积了一定规模的投资亏损,有些地方一半的充电站处于闲置状态,自身负担沉重,这些问题让公司很是头疼。”国网内部人士坦言充换电设施放开背后的原因。
“未来充换电设施建设市场空间巨大,我也想投,但是目前盈利模式不明朗,各地的充电设备也不能通用。”北京某车企人士表示。他们希望享有除建设 投资外的更多权利,甚至包括电价运营权,这样才能保证盈利,但这目前来说显然有难度。
抽水蓄能电站存在着相同的问题。根据政策规定,不允许电网企业与发电企业(或潜在的发电企业)合资建设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也限制了其他投资主体。目前,抽水蓄能电站投资运营主体主要为电网企业,占到总容量的90%以上。
“由于目前百万千瓦级的抽水蓄能电站大多采用租赁费‘包干’的电价模式,电网企业得自己消化成本,缺乏积极性,要完成目标就得有更多的资本参与进来。”上述国网内部人士坦言,在当前的电价机制下,民资参与的积极性不会高。
直流特高压的“钱景”似乎相对好一些。直流特高压,简单来说,就是偏向于点对点的电力传输。今年2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雾霾等大气污染治理,提出的首要措施即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实施跨区送电项目是其主要内容之一。随着特高压建设获得国家层面的逐步认可,其建设在2014年有望爆发性增长。
“像高铁建设一样,直流特高压这块儿是点对点的线路建设,相对比较独立,可以就单个工程项目成立公司,然后引入民资、社会资本等进行投资,最后根据投资比例来进行分红,直流特高压的盈利情况很好,对于民资的诱惑力比较大。”上述国网内部人士说。
但投资者担心的是进入后能否平等地拥有参与决策权、收益权、知情权、监督权等,对此,该人士表示具体的方案还在讨论制定中,但运营权肯定还是在国网手中。“这几个开放的部分投资都是比较大的,民资要有相当的资金和承担风险能力,如何能够设立更好的机制和规则,吸引民营和社会资本参与的积极性也是 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而从政府层面来说则需要完善相关的政策,比如电价机制等,把这个市场培育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