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欧阳晓红 “经济增长的轨道要发生转化,经济增长率不可能像过去继续保持那样高,估计未来五到十年大致在7%左右。”
4月13日,西北大学经管学院院长任保平教授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30周年院庆特别活动经济学院院长论坛之——“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新阶段”分论坛上如是表示。
任保平解释,西北大学经管学院最近在做一个测算和评价问题。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成高速增长,将会保持很长时间,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未来衰弱,大约5%—6%左右,如麦迪森认为中国经济未来增长大致5%左右。
对于中国经济增长长期预测涉及到中国经济增长状态和趋势问题,为什么会出现下滑?任保平说,这是因为中国经济增长红利传统时代下降了,过去依靠资源红利、人口红利,对外开放红利来推动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以规模扩张和需求为主,这样的红利消退了,所以需要重新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红利空间。
在任保平看来,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长接近了扩大生产的可能性边界,而生产可能性边界扩大就要从需求管理向供给管理。这里面涉及到技术创新和深化改革的问题,从传统红利时代向增长红利时代转变,经济增长不可能像过去继续保持那样高的增长。估计大致在7%左右,在未来五到十年左右的时间,因为经济增长的轨道要发生转化。所以大致是在此区间。
而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谢丹阳教授认为,中国的GDP如果以2000年的购买力评价来算,在世界上所占的比例大概在15%。
谢丹阳个人预测,到了2040年,中国GDP将占全球的25%,换言之,有十个百分点的增长。要达到此水平,中国只需要4.8%的经济增长率。只要GDP增长率每年以不高于0.2%速度下降,从目前的7.6%比如到今年的7.4%,明年的7.2%,平均下去之后,到了2040年大约会在2.5%,即使这样,中国仍然是很有成就的,能够达到世界GDP的25%。
“从长远来讲,26年平均4.8%,就足够使中国走在世界前列。但并非现在,是26年中经济增长率平均4.8%。” 谢丹阳说。
据悉,此次来自全国二十余所经济学院的院长汇聚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30周年院庆经济学院院长论坛;话题主要围绕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新阶段、中国深化经济改革的难点和中国深化改革形式下的企业发展之路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