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应只看到养老金亏空 4月25日欢乐财经

主持人:欢迎收听欢乐财经。先来关注本周热点评论:关于养老金问题,为何在当下中国,要将“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这两本账混在一起?为何“延迟退休”的吆喝声一度成了学者和相关部门提倡的“好办法”?评论员胡家源认为:我们“不应只看到养老金亏空”; 目前,各地的治霾令逐渐落地,环保限排的焦点大部分被转移到了火电厂身上。空气污染的主因真的只是“火电”企业造的孽吗?评论员于华鹏说“减排,别只盯着火电”;民间投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还在上升,民间投资增速划出的下行曲线却还在延续,这一升一降之间,到底隐藏何种玄机?评论员文钊为您解析“民间投资的下行曲线”,一起来听吧!

一句话评论

1、不应只看到养老金“亏空”

  一条“今年养老保险亏空或超千亿”的消息引来舆论哗然。4月15日,有媒体根据财政部发布的“2014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情况”计算,在剔除财政补贴因素后,2014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当期将“亏空”1563亿元。当然,算上财政补贴,本年的收支结余是2371亿元,加上去年结余的基金,2014年末滚存结余是2.8万亿。同一组数据,得出相反的结论,到底是亏空还是结余?官方没有表态,民间自然议论纷纷。

  让尚在工作的新人和他所在的企业交钱,一部分借给已经离退休的老人花,这是社会统筹的主要来源---所谓社会统筹,本该是老人和老人所在的企业,以及国家财政各出一部分,这是《社会保险法》里规定的;另一部分,也就是借出后剩下的钱,为新人自己未来的养老做储备,这叫个人账户。通常两者是分开的。但在中国,两本账混在了一起,这是国情使然,也是当年国企改革大形势所迫。也就是说,中国的养老体制是在拿个人账户的长期资金失衡,来换取社会统筹的短期资金平衡;再用每年的财政投入,去弥补个人账户的亏空。

  长期来看,养老金的亏空肯定是存在的,关键是如何解决。办法无外乎两种,一是增收,二是减支。

  但目前,鉴于各种压力,学者们和改革相关部门就只能紧着一条阻力最小的捷径拼命吆喝,那就是延迟退休。毕竟,对于养老金这个延续几代人的大命题来说,延迟退休几乎可以无限期地把资金压力往后推,分阶段、分人群实施可以最大限度减少社会和经济冲击,同时也是与国际接轨的时髦做法,何乐而不为?至于既得利益者,延迟退休即意味着现在所享受的福利待遇,包括养老,能更长久地得以保留,当然,各种权力的保鲜期也会更长。

  经济观察报评论员胡家源:有鉴于此,我们不应只看到养老金的亏空,还应下决心改革养老制度的不公平、不透明,惟其如此,国民才能对自己的未来、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信心。

2、减排,别只盯着火电

  目前,各地的治霾令逐渐落地,特别是火电减排,开始进入倒计时。

  按照2012年开始实施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自今年7月1日起,所有现有火力发电锅炉必须执行新的排放标准,而按照新的标准,一半左右的现有火电厂都需要进行改造。

  从2012年的启动,到2014年的限期,其间针对火电企业的“史上最严排放标准”,进行着各种博弈和争论。一时间,环保限排的焦点大部分被转移到了火电厂身上。

  根据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的统计数据,目前的36亿吨煤炭年消费量中,火电的消耗量为20亿吨左右,锅炉约为7亿吨,其他为工业炉窑和散烧煤等。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火电厂用煤最多。但是用煤多不一定排放多,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研究员王乃继日前透露,目前中国用燃煤锅炉烟尘排放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44.8%,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全国排放总量的36.7%,也就是说,煤炭消费只有20%的燃煤锅炉,却是大气主要污染物的排放大户。

  对于这个排放大户,其排放标准的修订却少有问津和关注。目前,对于锅炉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还停留在2002年施行的《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规定。这份标准不仅没有重点大气污染物---氮氧化物的限排标准,而且烟尘颗粒物和二氧化硫的限排标准也非常低。

  于华鹏:由此来看,如何实现企业的经济性与环保标准间的平衡,尤为重要。毕竟,治理雾霾是实实在在摆在眼前的事儿。减排,需要可以切实改善空气质量的标准,减排,也不只有火电。

3、民间投资的下行曲线

  民间投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还在上升,今年一季度达到64.8%。这是民间投资未曾企及的新高度。不过民间投资增速划出的下行曲线还在延续,3月环比1-2月回落0.6%,未来一段时间掉头向上的可能性似乎并不大。这是当下民间投资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

  这两条曲线看似矛盾,但却有其内在的逻辑。2012年以来,民间投资增速一路下滑,今年1-3月,同比增速为20.9%,这是自2006年以来的低点。要知道,2006年到2011年,民间投资一直保持30%的增速。既然如此,为何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还能一路上行?原因也简单,政府和固有投资增速下降的更快。此消彼长,民间投资占比自2010年超过50%,占据投资的半壁江山,此后始终是投资领跑者。

  将市场的归于市场,我们行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也正因为如此,民间投资增速下降不是小事。就眼前而论,稳增长的关键还是稳投资,稳投资的要害是稳住民间投资,这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大局。所以也有评论者认为,民间投资稳得住,十二五规划年均7%的经济增长目标才能实现。

  问题是,一些投资领域为政府投资和带有强烈政府意志的国有投资占据,民间投资欲入而不得其门,只等采取“原地踏步”的对策。如果这些项目继续由政府或者国企主导就可能对民间投资产生新的挤出效应。

  经济观察报评论员文钊:正在推动的简政放权改革,意味着即使稳增长,也要避免政府直接“入市”大手投资,或者推动国企按照政府意志投资。政府和政府主导的国企投资退一步,留下的空当只能由民间投资填补,否则经济增长就可能失去必要的支撑。这件事情做起来不简单---民间投资能否进一步,恰恰取决于之前宣布的各项政策能否尽早落地。

微言大义

1、【河南高院院长:庭长必须学会做饭 纳入考核】河南法制报报道,河南高院院长张立勇调研时提出,午饭非常重要:“庭长必须学会做饭,还要会炒几个菜,今后这项工作要纳入考核机制。”河南部分地方法院正积极落实,有的基层法院更是提出,庭长1个月学不会做饭就要调离岗位(南都)http://t.cn/8sYtPH1

rocliu:治大国若烹小鲜,同样,维护人间正义更需懂烹小鲜。过了,就糊了,不过,就不熟,这对于审理和处理案件应该有所帮助,呵呵。

遵义律师成绍军:忽听有些滑稽,细细品评方知正是务实司法的体现。儒家倡导“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做做家务事,更能提升司法人员的境界。

社会最低层2067030824:就节约方面来说是件好事但与腐败好像关系不大.

王佑轩:可以考虑招厨师当庭长,顺便考核一下法律常识。

2、【武汉一处广场千万项目建了又拆市民称简直瞎搞】湖北武汉著名的洪山广场上刚刚建成了10块楚文化浮雕群,对外开放没几天,却又开始拆除重建,而这个广场浮雕项目招标价是1039万余元。许多武汉市民形容说,这简直是在“瞎搞”。(中国之声)#论如何花掉纳税人的钱#

【罗家淦:】罗书记挖,李书记埋,阮书记推到再从来。

【焸旲:】没有人担责下课吗?如此挥霍纳税人的钱?

【星光孙猛:】浮雕可以撤,规划的人也需要撤一撤!

【leo围观:】武汉已经欠债千亿以上,一千万可以忽略不计了,毫无压力感!

【AloneWhale:】都这样,作吧 !

主持人:据说no zuo no die ---“不做死就不会死”已经收录入美国在线词典。外研社的微博中是这样解释的:这个短语是中国式英语。含义是:如果你不做蠢事,就不会有坏事反过来咬你一口。(如果你做了,坏事很可能找上门。)“作”在汉语中的意思是“(为引起别人注意)做蠢事/做鲁莽的事”。好吧,我们都来“吾日三省吾身”,少作点,多干点实事吧!周末愉快!下周再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