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彭友 随着收购上海证券的控股权走出实质性一步,国泰君安上市的最大障碍得以扫除。
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昨日在中国货币网发布公告称,公司已与国泰君安证券就上海证券51%股权转让事宜签署协议,根据国资管理部门的核准备案的评估结论,交易价格为人民币35.71亿元。目前,股权转让协议已报上海市国资委审核,之后将报证监会批准。
6月4日,国泰君安也发布公告称,陈耿因个人原因提出辞去公司总裁职务,继续担任公司副董事长。目前正在报上级主管部门和公司董事会审议批准。公司高管的职务变动,不会影响公司上市申请。有媒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陈耿因“裸官”问题而辞去了国泰君安总裁职务。接近国泰君安人士昨日向透露,上海证券总经理龚德雄或已进入国泰君安党委。
4月22日,国泰君安证券IPO公司预披露出炉。在预披露稿中,国泰君安透露了敲定的收购办法:上海证券51%股权转让的框架协议已于2014年3月28日正式签署,目前仍在推进实施中,收购价格为不超过上海证券今年2月28日净资产1.65倍。上海证券未经审计的2013年报显示,当年净资产43.6亿元。按此推算,此次收购对价在37亿元左右。现在看来,35.71亿元的交易价格在此前估算的基础上还进行了一定的折让。
国泰君安原实际控制人为汇金公司,两年前,为了推动解决“一参一控”,汇金公司与上海国际集团将双方拥有的国泰君安和申银万国的股权进行置换和转让。完成置换后,上海国际集团合计持有国泰君安46.74%的股权,其中直接持有11.82%,旗下的上海国资公司、上海金融发展投资基金分别持有32.99%和2.46%。然而,由于上海国际集团同时控股有上海证券66.67%股权,导致依然无法达到“一参一控”的要求。
上海证券一位负责人此前对记者预计,上述股权转让事宜将在6月底完成。如今看来,时间已经大大提前。
随着收购上海证券控股权收官,国泰君安上市的最后障碍将被扫除,该公司问鼎业界前三的野心也有望兑现。国泰君安明确提出,在IPO基础上,未来三年争取净资本达到500亿元,公司市值、总资产、净资本位列行业前三名。
根据预披露稿,国泰君安本次拟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15.25亿股,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为不超过20%。该公司去年净利润30.19亿元,发行前每股收益0.45元/股(扣非后),盈利仅次于中信证券和海通证券。如果按照沪深两市券商行业加权平均市盈率29.55倍计算,募资有望超过2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