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周子崴 成立不到两年的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民投”),其发展格局正逐渐变得清晰。3月22日,中民投董事局主席董文标在博鳌论坛透露,今年中民投主要投资方向包括新能源、互联网金融及居家养老产业三个方面。
从国内新能源、金融地产等行业的“大手笔”,到带领民营企业抱团出海,中民投“产融结合”的思路步入实践。博鳌论坛期间,中民投首席投资官张胜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对中民投下一阶段的发展战略进行解读。
布局互联网金融
3月22日,中民投董事局主席董文标在博鳌论坛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今年中民投主要投资三个方向,新能源、互联网金融以及居家养老产业。值得注意的是,董文标称,位于上海的中民投互联网金融平台首期10亿美元,预计五月落地。
“互联网金融,放眼整个亚洲我们的发展是最快的。所以,整个亚洲的投资者也非常看重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张胜解释道,“我们做的东西可能会跟别人有点儿不一样,我们在这块的做法不是说当作一个创业公司来做互联网金融,我们是从中民投整个产融结合的布局来考虑,进行投资布局。”
虽然具体布局仍未显现,但中民投已然显示出对互联网金融领域的重视。董文标在博鳌论坛上谈到,发展普惠金融要有制度优势,与之相呼应的是,传统金融机构普惠金融发展“雷声大雨点小”,而P2P的野蛮生长则暴露出愈来愈多的发展难题。中民投似乎正在寻找一种“另辟蹊径”的业务模式:“我们做的是整个互联网金融的布局,P2P只是其中一小块”张胜道。
图为张胜
与此同时,中民投在新能源和居家养老方面发力。“能源这块的布局,一是有国家政策的支持,二是做这块还是要有责任心的企业,以及实力比较强的企业来操作,这个投入还是比较大”,在张胜看来,依托中民投聚合资本的平台,做一些符合国家新能源产业政策的项目,其成果将更为丰硕。目前,投资 150亿元的中民投宁夏(盐池)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已正式开工。该项目计划建设2000兆瓦光伏发电,占地约6万亩,将是全球最大的单体光伏电站项目,而与之同时,中民投投入千万进行农牧业综合开发,意在形成依托新能源项目的综合开发模式。
张胜透露,居家养老方面,中民投计划围绕我们的物业社区进行延伸来操作,将服务社区居民作为入口,而不是投资某个单一项目的模式,“我们还是通过我们的物业小区,针对我们国家整个老龄化的人口越来越多的未来趋势来操作。”
搭建“共享经济”平台
与国内投资相呼应,中民投在海外的投资布局也将继续发力。值得关注的是,中民投的海外布局意在实现对境内产业的提升、整合。在民企海外布局方面,中民投总裁李怀珍在博鳌论坛期间提议,抓住人民币国际化和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历史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抱团出海。
“我们在海外的任何一个收购,都会看一点:我这个投资的业务会对我们国内现有的产业会不会有整合或提升作用?如果没有的话,这个项目再好我都不会去碰它。”对于中民投的海外投资策略,张胜如此解释。
以中民投协同多家国内领先民营企业开展的印尼产业园项目为例,此项目聚焦基础建设、能源建设、高端制造等领域,将为当地创造相当数量的工作岗位,并为当地的供电、通讯和基础建设行业发展提供帮助,这样的布局目的在于推动国内优质产能抱团出海,实现国内产能的释放。
而中民投搭建的新加坡中民国际控股公司,则作为一个投资平台,对印尼产业园形成支撑,为出海的民营提供国际融资支持。
与此同时,中民投近期搭建完成在欧洲的首个基金投资平台,将在欧美成熟寻找更多的投资项目。和普通投资并购思路相异,张胜称,中民投在海外的投资以符合其“产融结合”为第一要务,而不以具体盈利为追求,基于此,中民投将关注其投资标的与国内产业的协同效应:“我的目的并不是控股哪个银行或者哪个保险公司。金控集团是我要做的,但是这个金控集团更主要的是为了产融结合,如果中民投有一个金控平台的话,会不会对我们旗下的民营企业有一个很好的互动,或者是支持呢?我们的金控,就是这个目的。”
张胜更愿意把中民投称作一个“共享经济”的平台,通过国内产业的抱团发展,实现合作共赢。“我们很多民营企业在我们平台上一块合作,他原来可能是个创业者,可能在我们这个平台就变成投资人,或者他原来是个投资人,在我的平台也可能变成一个创业者。其实我们做的很多事情并不是为了一定要当大股东,实际上是为了大家通过共享平台把这个事情做好。”张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