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定增花样自救 淘金抄底另有门道

经济观察报 关注 2016-05-30 11:42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彭友 俞菁菁 A股市场,牵一发而动全身,每一次下跌都会影响定增市场,尤其是进入2016年,伴随着A股指数的持续低迷,定增破发的线性更是呈现高速增长。数据统计,截至5月23日,今年以来已实施完成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共635家,其中股价跌破定增发行价的有128家,占比达20%。

面对定增破发,有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增持自救,有的公司下调定增价格,有的公司干脆停止定增计划。近年来,上市公司停止定增的案例逐渐增多,数据显示,市场变化是上市公司主动停止定增项目的主要原因,目前,因市场变动而停止定增的上市公司占比超过七成。

定增破发股往往被视为与机构“抢食”的投资机会,但是市场人士表示,2015年牛市中,不少上市公司高位定增,借机圈钱,定增项目龙鱼混杂,不是所有的定增破发股都值得投资。相比于难以把握的定增破发股,终止定增个股的增加反而是个不为人知的金矿。

改方案保融资

A股持续低迷,定增破发频率也愈发升高。

“面对定增价格破发的尴尬局面,在现行市场规则条件下,价格倒挂的公司只能选择通过大股东增持或者调整定增方案的来保证再融资的顺利进行。”上海一位券商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说,“大股东和高管在一定程度上对股价起了支撑作用。大股东对公司具有相对较高的控股权,大股东和高管参与定增一般体现了其对上市公司目前经营的认可和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

5月23日晚间,新三板公司行悦信息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徐恩麒计划在未来6个月内在每股价格不超过4.8元的前提下,计划累计增持不超过1500万股。在大股东增持的背后是倒挂的股价。去年12月,行悦信息宣布将以6.66元的价格增发1200万股,募资规模7992万元。截至5月26日收盘,行悦信息报收每股3.92元。

除了大股东增持外,下调定增价格也是上市公司为保再融资顺利进行的常用方法。5月17日,保利地产宣布拟下调2015年非公开发行股票价格至8.19元/股,发行数量调整为不超过123000万股。去年3月,保利地产抛出百亿定增方案,计划非公开发行股票合计不超过115000万股,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00亿元,发行价格不低于8.74元/股。然而,随着大盘持续低迷,保利地产不得不下调定增价格以保证融资的顺利进行。

同样,今年5月15日北方创业公告称,决定对发行价格进行调整,下调比例为28.12%,调整之后的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股份发行价 格 为 13.50 元 /股 *(1-28.21%),即为9.71元/股。公司方面表示:“鉴于上市公司本次交易首次停牌日(2015年4月13日)后我国A股资本市场发生较大变化,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相比最初确定的发行价格发生重大变化,市场走势已触发本次重组方案中发行价格调整机制。”

定增频消失

尽管上市公司一再下调底线,调整增发价格,但面对低迷的市场,上市公司主动终止定增项目的数量也呈现上升趋势。申万宏源研究发现,市场变化是上市公司主动停止定增项目的主要原因,目前,因市场变动而停止定增的上市公司占比超过七成。截至5月20日,2016年A股累计有131宗定增预案停止实施,涉及90家上市公司,平均每周有5-6个定增标的的项目被停止实施。其中,仅有约21%的定增标的因收购重组标的难以达到收购条件、与标的公司存在不可调和的分歧而叫停并购重组预案。

5月18日晚,华闻传媒公告称,由于证券市场发生了较大变化,同时综合考虑融资环境及部分合作方对项目后续投资事项发生变化等因素,该公司决定终止2015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相关事项并向中国证监会申请撤回2015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的申请文件。而在此之前,华闻传媒一再调整定增价格,依旧无法阻挡不断下滑的市场价格。

在捉摸不定的资本市场面前,定增的不确定性同样增大。申万宏源研报统计数据显示,近来,定增停止项目数量呈现上升趋势,而其中,由于市场波动导致股价倒挂,因此主动停止定增项目更为多见。5月第二周有12宗项目停止实施,相比之前一周增加了120%,其中10宗主动停止,占比高达83.33%。潮宏基、奥瑞金、ST 盈方、海亮股份、腾邦国际的共计9宗项目由于资本市场环境变化而主动停止定增,停止实施日股价全部倒挂,平均倒挂率为-28.53%;恒邦股份因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批复到期自动失效而被动停止 (停止实施日股价折价率为27.87%)。中基健康则因重组交易对手方未及时缴款而主动停止。5月第三周定增项目有11宗,有8宗对定增预案进行修改,定增价下调幅度明显扩大。

一位市场人士向记者表明,“终止定增一部分原因在于,去年抛出的定增方案已经不适合今年的资本市场行情,因此由于市场变动而终止定增也无可厚非。并且,从再融资的角度讲,企业再融资最佳时间应为市场价格相对高的位置,而目前,在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公司股价也处在低位,很多企业并不想廉价出让公司股份。”

有“机”可寻

如此频繁的定增破发给了中小投资者投资机会。定增破发往往被视为价值的洼地。但在2015年牛市的情况下,定增项目增多并且往往龙鱼混杂,并不是所有的定增破发的项目都值得投资。

上述市场人士表示:“当前破发概率如此之高,也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一些定增项目资质不佳,尤其是一些折价率较高,定增预案发布当天就遭遇股价大跌的股票,下滑的股价表明他们的定增并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投资者应注意回避风险,不要盲目投资定增破发股。”

申万宏源分析师发现,截止到5月20日,2016年停止实施的定增标的中,有占比达42%的定增项目在停止实施日股价倒挂。因资本市场环境变化而停止实施的标的发行价相对停止实施日股价的折价率均值仅为-13%,其中有超过六成的相关标的股价出现倒挂。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上市公司会为了维护增发对象利益,避免其被套而促进股价回补,但是回补的效应并不显著。渤海证券分析,跌破发行价的股票,在解禁前1个月、3个月、6个月的平均收益率分别为-1.80%、0.33%和-0.04%,获得正收益的比例均未超过50%,股份的解禁压力也使得股价难有上涨空间。

而相比于难以把握的定增破发股,终止定增个股的增加反而是个不为人知的金矿。惠祥投资总裁殷佑嘉表示:“已经发布定增公告并且终止定增的上市公司往往已经曝光了资本运作的意图,尤其是一些因为市场原因主动停止定增的上市公司,极可能在股价利好的情况下重拾定增,当前较低的股价恰恰是好的投资机会。”

申万宏源建议,掘金停止定增股可以从是否主动停止定增、停止实施原因、停止实施日股价是否倒挂、停止实施前20个交易日涨幅、停止实施日市值、停止实施定增标的PB以及定增目的这七个因素对停止实施定增标的进行筛选。主动叫停定增、因“资本市场环境变化”、“方案变更”、“收购标的不达标”导致终止的项目标的、发行价产生倒挂、停止实施日前20天涨幅小于10%、停止实施日PB小于6的股票值得考虑。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