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记者 董瑞强 7月10日,记者从中国铝业公司(简称“中铝”)2016年年中工作会议上获悉,中铝全集团上半年实现经营性利润3.3亿元,斩获近5年来最好的上半年成绩单。这标志着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陷入行业持续低迷的中铝,终于迎来了上半年业绩的大幅好转。
2016年年初,公开资料显示去年中铝自08年以来首次完成了国资委制定的考核指标,中铝股份实现了扭亏为盈,中铝集团用两年时间逐渐恢复了有色行业巨头的底气。
不过,在中铝公司副总会计师、财务部主任王军看来,“上半年的有色金属市场形势并没有改善,这一点在价格上体现的非常直观。”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电解铝价格摆脱了不足万元的历史最低点,并在逐步攀升中于12000元/吨左右企稳。但这个价格对于国内铝企来讲,仍属于行业波段周期低谷,盈利的空间非常狭小。
王军坦言,“氧化铝、电解铝、电解铜因为平均售价同比下降给公司带来了不小的减利因素。”
据了解,2016年一季度,电解铝和氧化铝等产品市场价格虽略有反弹,但仍长期在低位徘徊,中国铝业因此减利超30亿元。
但是,作为行业龙头企业,中铝公司对行业形势早有判断,并预见到了市场并不会有趋势性的改善,实现扭亏必须挤压内部成本空间。
中铝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铝在电解铝、氧化铝、电解铜方面的每吨成本,同比分别下降约400元、2500元和5200元,多项指标已经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中铝总经理余德辉在半年工作报告上表示,“全集团降本增效的工作成果明显,氧化铝16项主要指标有15项得到改善,电解铝4项主要指标全部得到改善。”
这在公司内部人士看来,无论是从中铝8年后的盈利,还是葛红林到任后的“加减乘除”,中铝上半年业绩的大幅攀升,对于其本身乃至整个有色金属行业都是一个十分积极的信号。
“中铝公司两年来的‘加减乘除’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上半年已经超额完成了生产经营各项指标,对超额完成国资委年度考核目标充满信心。”中铝公司新闻发言人聂震对记者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中铝在下游深加工业务领域发力十分显著。葛红林上任中铝后首个会面的朋友便是用铝大户富士康掌门人郭台铭。此后,又与一汽集团、东风汽车、吉利集团、宝钢等就新材料研发和汽车轻量化签署了合作协议,与中国建筑合资设立的建筑用新型铝材企业已经投入运营,全铝火车皮已经承载运输任务,全铝商用车也在紧密推进中。
“中铝公司要抓住智能化和轻量化的浪潮,大力推进‘以铝代钢’的步伐,推动产品向产业链前端和价值链高端转移,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被内部人称为“中铝队长”的葛红林一再强调发展下游战略的意义,也被认为是未来中铝最大的利润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