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数据 > 债券

债市月度回顾:通胀预期加重 调控政策频出

  
作者:*
发布日期:2007-05-31

本月要点:

4月经济数据保持市场对央行将进一步出台紧缩性货币政策的看法;

央行于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前推出系列调控措施;

大幅上调证券交易印花税,是有意为股市降温的更明确的信号;

经济学家表示,4月公布的各项经济数据显示,银行体系新增信贷增速仍显过速,另外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工业增加值增速都仍处于高位,4月经济数据难以缓解市场对于经济可能过热以及央行可能进一步出台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担忧。

尽管市场已普遍预计央行在第二季度会再度加息,但该行于5月18日推出一系列货币调控政策仍令市场稍感意外,因和今年前一次加息不同,本次加息前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中一直保持央票发行收益率持平。

央行公布的金融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4.4万亿元,同比增长16.5%,增幅比上月高0.3个百分点,当月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4220亿元,同比多增1058亿元,加上一季度的1.42万亿,前4个月金融机构新增贷款已高达1.84万亿。

同时,央行数据显示,4月M2货币供应同比增17.1%,相对3月的17.3%。

另外,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4%,相对3月的17.6%。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又显示,1-4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2594亿元,同比增长25.5%,相对1-3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25.3%。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在4月金融运行数据公布前后央行召集银行相关人士召开了窗口指导会议。有参会人士透露,央行有关人士在会议上表达了对信贷增长过快的担忧,同时表示将继续采取流动性收紧的政策。

央行召开窗口指导会议当日,有逾1000亿元的3年期定向票据发行,和4月底宣布的准备金率调整缴款执行日仅相隔1个工作日。

物价指数方面,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4月CPI同比增长3.0%,相对3月的3.3%。尽管4月CPI同比增速出现今年以来首度下滑,但实际利率继续停留在负利率区域。

在4月经济数据公布后,多家机构预测,央行还将采取进一步的紧缩行动。

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在一份研究报告中预计,今年中国至少还将升息两次,而下一次的升息仅仅是“数周内的问题”。

摩根士丹利在报告中称,央行似乎正在让市场为短期内进一步提高存贷款利率做准备。摩根士丹利指出,人民银行近期公布的货币政策报告强调了当局保持政策稳定性和持续性的意图,同时特别提到了需要防止经济过快增长的风险转为经济过热。

而中金公司在一份报告中预测,央行本年度还会上调利率两次,5月下旬上调1次,7至8月间再上调一次。

报告指出,继3月份CPI同比上涨3.3%后,4月份通货膨胀保持在3%的水平,均高于或达到政府今年通货膨胀3%的警戒线;PPI也止住下滑趋势有所上涨,主要推动力为粮价上涨。

中金报告认为,在前期货币供应增速较快、未来粮价上涨压力不减、资源价格改革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的推动下,中国CPI在未来有进一步上升的压力。

5月17日,非洲开发银行集团理事会主席、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非行年会闭幕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并不排除继续使用包括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等货币工具来确保宏观经济的稳定。

周小川说,中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很重要,将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他说,中国人民银行今年3月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以保持经济稳定,缓解通胀压力。

“我们将继续使用这些货币工具,也会考虑其他手段来确保宏观经济的稳定,我们不会排除继续使用包括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等货币工具。”周小川说。

5月18日盘后,央行宣布了多项调控措施,包括从2007年6月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从2007年5月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以及扩大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等。

央行公告称,为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和投资合理增长,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该行决定,从2007年6月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从2007年5月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应上调0.09个百分点。

另外,央行公告又称,自2007年5月21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千分之三扩大至千分之五,即每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的交易价可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对外公布的当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上下千分之五的幅度内浮动。

尽管加息为市场所广泛预计,而在5月18日当日市场也是加息传闻四起,但最终央行宣布推出组合拳的政策举措仍令市场感到意外。

北京地区一家商业银行的一位资深固定收益率证券研究员透露,央行可能为配合中美战略对话前推出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幅的举措,而将加息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时间提前。

他认为,今年前一次加息前几周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中就允许央票发行收益率持续上升,而本次加息前公开市场操作中央票发行收益率一直持稳。

国海证券固定收益率证券研究员杨永光发布的报告表示,央行加息的意图主要是为了扭转居民储蓄存款“负利率”的现象,为资产价格的上涨敲响警钟。

杨永光认为,存贷款的不对称加息,体现出央行试图通过减小存贷利差来抑制银行的贷款冲动;同时,通过提高长期定期存款利率来稳定银行资金来源,减少整个银行体系的信贷风险。

杨永光认为,央行将三项政策捆绑在一起公布,是因为如果仅公布汇率新政策,将会给市场带来人民币会加速升值的预期,就会大大利好于股市,可能会造成股票价格的大幅上涨,加大市场的"泡沫"。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央行被迫提前公布了加息和上调准备金率的"利空消息",以抵消汇率新政的利好作用。

对于央行再度宣布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杨永光认为,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一次预调,主要是针对6月份到期央票的。

据杨永光在报告中指出,统计显示6月份央票将到期数量为4400亿,是年内央票到期规模最大的月份。

经济学家们指出,相对加息等宏观调控措施,财政部于5月30日宣布大幅上调证券交易印花税是管理层发出的认为股市上涨过快的更明确的信号。

新华网报道,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决定从2007年5月30日起,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现行0.1%调整为0.3%。即对买卖、继承、赠与所书立的A股、B股股权转让书据,由立据双方当事人分别按0.3%的税率缴纳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

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地区首席经济师马骏称, 此举乃中国股市自去年步入牛市以来, 挤压A股泡沫最严厉的措施。中国政府之所以采用上调印花税而不用课征资产利得税的基本原理是, 印花税是一个更具弹性的工具,历史上印花税率在0.1%-0.6%之间波动,可以逐渐上调。

马骏表示,政府可能希望A股下跌15-20%。

经济学家们大多认为,股市下跌对经济影响有限。

摩根大通驻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龚方雄表示,即使股市下跌20%, 对中国实质经济影响亦有限。

另外,进入5月下半月后,禽蛋价格的上涨加重了市场的通胀预期。

中国银行资深固定收益率证券研究员董德志认为,预计5月CPI同比增速将远超过4月,为债市带来心理影响。

他在报告中指出,“5月肉禽制品与蛋类产品价格出现了逆季节而动的上扬走势,由于这两类产品占据食品类的权重较高…预计5月份的CPI同比增长幅度将再度超过所谓3%的警戒线,比4月份变化水平将出现明显回升。”

董德志在报告中指出,市场在经历了5月份升息措施后,机构对于短期内的政策面紧缩预期将相对淡化,但是宏观经济基本面数据将再度考验市场的“神经”。

中国日报报道称,中国总理温家宝表示政府将采取措施稳定猪肉供应, 抑制肉价上涨。

而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在推出系列调控政策后称,中国在决定采取更多货币紧缩措施之前, 需要进一步评估经济形势。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姓名:
* 邮箱:
* 昵称:
* 姓名和Email为保密项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2001-2008
网站技术支持:北京海市经纬网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