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两家老版三联
后来著名的三联韬奋图书中心螺旋式上升的书籍码堆陈列方式,在当时这间书店里是十足的奢侈,书架是那种黄色油漆最简单的样式,设计上很接近现在的宜家比利系列,只是没那么高。大概一米五左右,每层书架都塞满了,而且重复的品种不多。
书店这种“两圈儿书架”的格局正好让买书的人转两个圈儿,进门先逆时针转外圈,把沿墙的书架都扫一遍,回到门口,收款台就在门边上。这时候手里多半都已经有所收获,多的可以先把书放下,再继续转,少的可以接着转,里圈儿比较小,不累,转完了又到了款台前。
现在著名的三联韬奋图书中心和涵芬楼书店的书架设计、摆放方式、间隔等等,都是花了大力气从台湾和海外取过经的,但我还是非常怀念小书店里要擦身而过的两圈书架,那种格局让人和书特别近,让书架特别丰富,也让买书人有特别的满足感。
挑好书交完钱,出门过马路,可以看美术馆的展览,往南,有人艺的戏。
我家里三联版的基本库存,差不多都是在这家门市备齐的。那时候有点儿钱就到这儿换成了书,看见书脊上三联的标,就想往回卷,卷回去的结果也确实没让我后悔。现在,恐怕没哪家出版社的logo能有这么大说服力了。书在架上码得很密,全是三联版,黄书脊的是欧洲文化史的那一套,著名的《宽容》、现在已经看不见了的《婚床》、很便宜的《欧洲文化的起源》(定价一块一)都是那时候买的。还有整架子的“文化生活译丛”,《画布上的泪滴》才几毛钱,厚厚的《吉本自传》也只有几块钱而已,三联版茨威格的书,除了《昨日的世界》,都在这套里,《人类群星闪耀时》、《异端的权利》,都是又好又便宜的典藏本,潘光旦翻译蔼理士的《性心理学》,只三块钱,光译者加在后面的注释就够一本专著的分量。价格只是一方面,像《导演们》、《番石榴飘香》这样的书,很久以来干脆已经买不到了。
差不多是同一时间,有朋友告诉我在四道口那边有一家书店,也全是三联版的书,而且至少打到对折,就是书品相惨点儿。到了地方,说不上是书店,就是街边的一家小门脸,进去看,更像一个小型中转货运栈,书的品相是不好,都有水渍的痕迹,有的干脆让水泡得鼓鼓囊囊,一翻嘎巴嘎巴响,但图便宜,还是买了一堆,后来过了好几年,才慢慢把这批泡过的书换成新的,换的时候,还有点儿舍不得。
这两家三联版书店出现的时候,正当三联从原来朝内小街和人民东方出版社一起共用的门市往现在的三联韬奋图书中心过渡,四道口那家店感觉上有点 “来路不明”,书卖完了也很快就消失了,前后顶多半年的时间。美术馆东街那间平房是名门正派,当时只恨它面积太小。后来平房拆掉,很快韬奋图书中心就开业了。
附带说到老三联门市,当年和人民东方在一起的时候,我在里面淘到的最兴奋的宝贝,是一版一刷的“永玉三记”,纸质松软泛灰,正好印出水墨生发的调子,开本也舒服,是用心出的书。比后来再版的,强多了。

- ·贺岁档:暴力与影像 | 2008-12-30
- ·从“危机”说起 | 2008-12-30
- ·一个意大利人的中国武林之旅 | 2008-12-25
- ·焦雄屏:这是一个超越的时代 | 2008-12-25
-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文化产业对策 | 2008-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