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时装周不是唯一的选择”
访法国高级时装公会中国事务执行总监赵倩
经济观察报:受经济影响,年初的米兰男装周全程只有4天,而4月份的纽约时装周现在已经确认有至少30个品牌宣布退出,即将在3月份开始的巴黎时装周情况如何?
赵倩:今年3月的巴黎时装周全程被延长到9天,上百个品牌参与,所有大牌无一缺席。所以,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全球经济危机对这次的巴黎时装周没有什么影响。
经济观察报:1月份的高级时装周,在去年以客座身份参加的中国设计师马可今年并未再次出现,而从2006年开始就在高级成衣周上做发布的谢锋今年也会缺席。
赵倩:马可与其他的设计师有点不同,她是用一种做当代艺术的态度来做“无用”这条线,所以当初她与法国时装公会接触的时候就表示,为什么时装一定要遵循一年两季的固定周期。是啊,为什么就一定要按照固定的模式来做服装呢?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设计风格是时装周欢迎的,不过,现在我们还是要按照规律来走。但是,马可本人是希望可以不受这个频率的限制,等有了新的东西再来。
至于谢锋,他这次的缺席可以说是时装周和他之间达成的一个共识。当初在考察他参加巴黎时装周资格的时候,就有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国际销售。但是,我们希望能有中国设计师站在这个舞台上,所以就破例让谢锋先获得资格,然后再通过在时装周上做发布来达到公会要求的国际销售标准。但是,五季以来,他在国际销售方面并没有太大的突破,所以我们希望他能重新考虑一下自己品牌的发展方向,毕竟时装周并不是单纯为了设计师展示设计作品的平台,得到台下看秀的国际买手订单才是主要的目的。而设计师本人也同时提出,希望这次可以暂别巴黎时装周,考虑到品牌运营的具体情况,所以说,这次他的缺席是双方同时达成的一个共识。
时装周是在西方时装体系中衍生出来的模式,适合的是西方时装体系的规律。而中国则不同,时装周并非是唯一的选择,有时候博览会、订货会甚至艺术展览都有可能是更好的拓展方式。
经济观察报:在你看来,经济危机对中国的设计师品牌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冲击?
赵倩:这次经济危机受到最大影响的就是介于高端精品和大众消费之间的那些品牌,而设计师品牌大部分就是集中在这个区域内。平时喜欢追求新奇特设计的消费者此时会更谨慎、收敛一些,选择性价比看起来更实际的衣服,或者干脆减少服装上的开支。对于刚刚起步不久的中国设计师品牌来说应该冲击不小。不过,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这也极有可能是一个机会。10年前,不少品牌依靠新式的货品陈列方式脱颖而出,但是到了今天,残酷的环境和激烈的竞争需要更成熟的运营模式。这很有可能将资本拥有者与设计师拉到一起,现在的中国品牌还处在服装工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创造有形价值阶段,接下来的发展方向就是第二阶段——用无形的价值来创造有形的资产,这里所说的无形价值就包括设计。在中国,大企业对设计的重视程度是很不够的,设计师的地位也没有得到应有尊重,希望这次危机可以让双方认识到自己急需的东西,形成一种合作。此外,这场经济危机会延续多长时间没有人可以确定,但是,当它结束的时候,也许有些企业会发现消费形态彻底发生了变化,主力消费群体的构成、消费习惯等等都有可能变成另外一种局面,到那个时候中国服装产业的结构也许就会随之发生巨大的改变,因此,无论是设计师品牌还是大的服装企业都要做好应对的准备。

- ·口红效应 | 2009-02-27
- ·在北京体验Bespoke | 2009-02-27
- ·朋克之母时装展 | 2009-02-23
- ·永别了,Domino! | 2009-02-23
- ·米歇尔·奥巴马的实用主义时尚 | 2009-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