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冰:明星的力量(1)
杨婷婷
2010-09-08 10:01
订阅
 1  |  2 
经济观察报 杨婷婷/文 七月底,英国前首相布莱尔专程从英国飞到上海,感谢为气候组织的 “百万森林”项目做出贡献的中国艺人李冰冰。据了解,气候组织的“百万森林”计划一期项目借助于李冰冰的推动,本该三年完成的项目仅八个月便提前结束。

更早些时候的今年春天,李冰冰作为世界自然基金会 “地球一小时”公益活动唯一一位全球大使,出现在当天北京的活动现场,见证了故宫灯光为环保熄灭。

巧合的是,李冰冰专业的环保之路正是从两年前的“地球一小时”开始。

环保新名片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李冰冰说,从小她就被教育着要俭朴,久了也就成了习惯。然而眼下,她觉得自己所能对环保作的最大,贡献,是利用明星身份去尽可能影响更多周围的人。

在悉尼举办的首次“地球一小时”活动让李冰冰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既让普通民众参与,又能将环保的理念推向世人。事实上,这也是李冰冰第一次对环保工作的亲身尝试。“地球一小时”中国区大使的身份不是世界自然基金会主动奉上的,而是她自己争取来的。在她眼里,做公益必须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去面对,才能让对方感受到诚意。

后来对方被其认真的劲头感动了,答应了她自荐成为形象大使的请求。今年3月本报记者采访世界自然基金会相关负责人时,对方承认,他们确实全方位地考察过多名艺人,但只有李冰冰各方面都比较让人信得过。

李冰冰担任“地球一小时”中国大使之后,利用明星光环把这个本来发源于悉尼的一场公众活动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并熟悉。到今年,中国已经有33个城市参与到这一全球性的环保当中,中国已经成为“地球一小时”在亚洲最重要的参与国家。

为了奖励两年来李冰冰的突出贡献,世界自然基金会还为其特别颁发了“全球最具影响力大使”称号。成为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全球形象大使后,李冰冰的环保形象更为国际化。

哥本哈根大会期间,为了让自己这趟环保之旅显得更加纯粹,李冰冰和她的团队拒绝了企业的赞助,50万的费用全部自掏腰包。李冰冰懂得,如果接受了企业的赞助,那就势必要做出一定回馈,她记得做公益前辈李连杰说的一句话,“做公益,要么站着,要么趴着,但千万不能蹲着。”

在去哥本哈根之前,她和她的团队搜集了在中国一些著名的NGO组织们对中国环境的发展意见,并在当地借由环保部的支持参加了多场论坛,在这样一场政府间的博弈较量中发出了属于自己和NGO们的声音。虽然它当下很可能会湮没在国家政要强权人物们的声音之中,但李冰冰相信细水长流的力量不容小觑。

时至今日,李冰冰评价起这次谈判最终破裂的大会,仍然持积极态度,“它是让我感动的,所有的关系都是博弈的过程。但至少我看到了,那么多国家,他们愿意为了拯救地球坐下来谈一谈。一次不成,还有下一次,不能灰心。”

 1  |  2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