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美洲杯·欧洲杯
朱冲
16:31
2010-07-07
订阅

朱冲/文 “原本我们以为南非世界杯是一届南美世界杯,结果发现,仍然是一届欧洲杯。”资深球评人李承鹏说。南非世界杯经历了一个从美洲杯向欧洲杯演变的过程。

在小组赛和1/8决赛阶段刮起一股强劲的“南美飓风”。南美5支参赛队全部获得小组出线权,出线率100%,在16强中占据5席,并且有4支球队打进8强,惟一被淘汰的智利是输给了和巴西的南美“内战”。而反观这时候的欧洲球队,法国队、意大利队、英格兰队、葡萄牙队先后出局。欧洲只有6队闯入16强,占13个参赛名额中的46%。以往世界杯8强的“最大户”欧洲,这次只有3队晋级——这是欧洲在世界杯历史上的最差战绩。

以至于很多人都在分析欧洲衰退的原因。国际足联秘书长瓦尔克说:“所有大洲都在向前发展、变得越来越强大。这个结果其实表明:欧洲已不再像过去那样强大。当然有很多解释,有些球队2006年世界杯后没有足够多的变化、这些欧洲球员参加世界杯前打了太多比赛……但大多数阿根廷队和巴西队球员也都在欧洲效力,事实上,来这里参加世界杯赛的队伍中,绝大多数队员都在欧洲踢球。这也是他们水平提高的重要原因。最主要的,还是其他国家比过去更强。”

本届南非世界杯,共计736名球员中,在欧洲联赛效力的球员占到了76%。2009年8月,英国BBC对英超各俱乐部做了一个详细的统计和对比,他们列出1989到1990赛季,各俱乐部海外球员和本土球员的数字,以及2009到2010赛季,各俱乐部海外球员和本土球员的数字。20年前,阿森纳和曼联这样的顶级俱乐部不过只有一两名海外球员,现在,平均每个英超俱乐部有13名海外球员。20年前拿到冠军的利物浦有5名海外球员,如今,利物浦一线队伍里只有3个本土球员,海外球员足有20名,阿森纳一线队伍中有23人来自海外,只有4个英格兰本土球员,还都在21岁以下。

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曾多次向欧盟委员会提议,重新审议欧洲足球俱乐部的“劳工问题”,游说欧盟对俱乐部中的“外籍球员”加以限制。他说:“当你的俱乐部里有11个外籍球员时,这对足球的发展不利,特别是对本国的年轻球员不利。”英超阿森纳、切尔西等豪门俱乐部里有半数以上的“非本土球员”。但欧盟的发言人不同意布拉特的看法,他们称,足球选手的配额制不符合欧洲自由市场及劳工自由择业的法律,以“国籍”来限制择业是一种赤裸裸的歧视。英超阿森纳队主教练温格,也许是“自由择业”的代表,这个法国人在英国工作了10年,他说,配额制只能保护本土的那些平庸球员,对顶级球员来说并没有什么作用,而一个国家队不可能凭借平庸球员获得世界杯。

巴西队主教练邓加在得知意大利队被淘汰后说,各个国家的球队都在不断发展,我们必须忘记传统强队的概念,在所谓的弱队中,也有一些球员在最优秀的俱乐部中效力,像巴塞罗那、皇马和切尔西,我们可以在他们的阵容中看到科特迪瓦球员的身影。

但随着在1/4决赛中巴西队、阿根廷队双双大热倒灶,南美势力再度将夺取世界杯的主动权还给了欧洲。当惊呼世界杯变成“美洲杯”的人们还没有定下神来,“美洲杯”又演变成了“欧洲杯”,本届世界杯四强决战欧洲三雄荷兰队、西班牙队、德国队围剿南美独苗乌拉圭队的格局最终形成。南非世界杯将变成欧洲球队的盛宴。在荷兰淘汰乌拉圭之后,虽然充满争议,但和西班牙vs德国的胜者会师决赛,将让欧洲球队一改“窝里横”的历史——从未在本大陆以外夺冠的尴尬经历;也许从荷兰和西班牙两队中还可以产生一个新的世界杯冠军。

因此,新兴势力并没有形成气候。“从表面上说,这是足球全球化的结果,足球让更多的人看到希望,让更多的地区加入竞争,比如非洲。各国联赛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全世界范围内选材。但希望的另一面是恐惧,就像是足球的殖民者,留下点儿钱,带走孩子,没有任何文化上的和足球传统上的建设。”欧洲作为世界足球中心的地位并没有改变。“稳定的经济,成型的联赛,是足球运动的根本。”

从历史看,三欧一美也是世界杯惯例。世界杯终于回归到了前四强基本都是“三欧一美”格局的传统,从1974年世界杯至今,这样的格局出现过5次;在1982年世界杯和2006年世界杯上,四强席位则是被欧洲包揽。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