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当垆人的气质(1)

订阅
2009-10-22
杜伟
 1  |  2 

经济观察报 杜伟/文 提到当垆涤器,则不能不说邛崃,这片古老的土地因为那个美丽的传说而驰名,如果不是因为文君当垆的故事,我甚至不会知道邛崃。

这个现在隶属成都的县级市在古时称为临邛,又被称为文君故里,这个称呼比邛崃和临邛都叫得更响。古时的临邛是个不同凡响的地方:巴蜀四大古城之一,古南方丝绸之路西出成都的第一重镇,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素有“临邛自古称繁庶,天府南来第一州”之美誉。

在四川,流传一邛二雅三成都之说,不是比大小,也不是比贫富,比的是美女。美女如云的成都,在邛崃面前却只能屈居第三。笔者在邛崃倒没有邂逅到美女,不过某人说过,美女是要去找寻的。《西京杂谈》中说,“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肌肤柔滑如脂。”以卓文君作为邛崃代表这一点来看,这应该是一座崇尚美的城。

好酒、好茶、如画的美景、如云的美女、俯首可拾的历史印迹,各色人等在邛崃流连,各有各的目的,当然,也有很多像我一样,为文君而来,不过都不重要,因为文君曾真实地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过。

千年古城

有人说,走在邛崃的街上,不胜酒力的人可能会因不断扑面而来的酒香而醉。我没有醉,不过不断涌来的酒香却是能深切地感受到。这座不大的城市有大小几百家酒厂,不过据说最物美价廉的,是那种散装的原酒,酒香浓郁不说,无论打来还是喝来,都很有秦汉古风。

邛崃的茶和它的酒一样有名,有趣的是,邛崃最有名的茶也是以文君命名,显然,文君在这里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人物,更是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存在。茶文化是四川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过在邛崃,这个部分被格外突出了,路边茶馆俯首皆是,或者根本不是茶馆,只是一个不相干的店面,或者一户人家的门厅,总有几个人围坐在一起,细斟慢饮。不需加入,只要看上一眼,就会感受到停滞了的时间。

在邛崃西南18公里处,有一平乐古镇,可以说是邛崃的缩影。公元前150年的西汉时期便已形成集镇,不过让我难忘的却并非这里的历史遗迹,而是生活着的人们。

路边都是实实在在的店面、人家,喝茶的、打麻将的、闲聊的,一片生活气息,而店面所供应的也不是千篇一律的旅游纪念品,而多是生活用品,草鞋,犁头,锅碗瓢盆,还有打铁铺,裁缝店。

这里的人们有着看透世事的淡定,见到来往的游客,没有好奇、热情这些符号,当然,亦不是习以为常的冷漠,而是做着他们自己的事情,继续着他们自己的生活,其他的一切与之无关。

路边的一个破旧的修表店引起了我的注意,据说这还是一家老店。老师傅在用心地鼓捣一个破旧的小闹钟。门框两边的对联:针诚处事按时到位,钟厚待人举步朝前。巧妙之极!以前从未见过此对,若是店主自创,这位老先生可算是一才子了。

横穿古镇的白沫江以舒缓的姿态流淌着,江边的吊脚楼蜿蜒至很远。在这里,还有一个极为原始的造纸厂,以竹麻和白沫江水为原料。邛崃的造纸业始于宋代,曾经畅销全国,一度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当然,这恐怕也跟邛崃以至成都自古多文人墨客有关。如今,原来很多造纸的地方已经没落了,只留有一个作坊作为演示,不过值得一去的是,还可以在这里听到最为原始、质朴的竹麻号子。在造纸过程中“嗦咿”、“喂”、“哟嗬”等号子声,成为邛崃最为原生态的节奏。

白沫江上有一座桥,名曰乐善,特别处在于七个桥孔都是桃形,这在国内极为少见。桥下江边有一木牌:私奔码头——这便是当年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私奔上船的地方。岁月随着白沫江流淌至今,私奔二字已远没有当年那般惊心动魄了。

 1  |  2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