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触手可及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杨寓哲 “在夫人的陪伴下,莫扎特前往布拉格,他的歌剧《唐?乔瓦尼》将于1787年秋天在那里首演。”德国浪漫派小说家莫里克在《莫扎特在前往布拉格的路上》的开篇写到。
知道捷克,知道布拉格,可以有很多理由,因为那场名为“布拉格之春”的政治改革,因为孤独、忧郁的荒诞派作家卡夫卡,因为米兰昆德拉与《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因为《布拉格之恋》中一场以国家史诗为底色的爱情,甚至可以因为蔡依琳的一首《布拉格广场》……
布拉格(Prague)是捷克的首都,位于欧洲中部的波希米亚平原上,跨拉贝河支流伏尔塔瓦河两岸。传说捷克的第一位女领主里普谢公主站在伏尔塔瓦河西岸悬崖上,遥望森林密布的对岸,誓要在那里建一座与星辰同辉的城市。1992年6月的某一天,里普谢公主的愿望以另一种方式得到实现:布拉格整座城市被定名为世界遗产,而这是世界上第一个。
尼采说过:“当我想以一个词来表达音乐时,我找到了维也纳;而当我想以一个词来表达神秘时,我只想到了布拉格。”从上个世纪的战火中毫发无损地保存下来,布拉格是个奇迹。在这个“百塔之城”中,随处都是建筑艺术的视觉盛宴,罗马式、哥德式、巴洛克式、文艺复兴式、新古典主义风格、新文艺风格,透着中世纪的古老的奢华与神秘。漫步整个历史城区,“神秘”无处不在,布拉格城堡、查理大桥是最好的诠释。
对看多了巫术传奇电影的现代人而言,“城堡”两个字本身就意味着神秘。布拉格城堡建于9世纪,历代统治者将这组建筑群的修建工作持续了1100多年。圣维特大教堂是城堡的至高点,地上铺着长方形青砖,难以计数的花纹图案静静在教堂外墙上散发艺术的暗香,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石雕人兽像与熙攘的游客给人时空交叉的错感,却反而相得益彰。带着些许敬畏走进去,从捷克国王自14世纪沿用下来的王冠和权杖,各代国王的塑像、画像,讲述宗教故事的油画和木刻画,一一看过来,震撼之余,也不免感叹:从圣坛走向大众,“神秘”触手可及。
出城堡不远就是同样闻名于世的查理大桥——捷克最古老的石桥,查理四世的塑像立在桥头,桥侧是30座18世纪的圣徒像。来到查理大桥时已是黄昏时分,天边尽是烧红的云彩,一抹暖阳从云缝中泄出,桥上的30座雕像沐浴在这最后的暖意之中。雕像有武士、女神,还有不知其名的人面兽身或兽面人身像。六百五十年的历史,自查理四世以来多少朝代更替,多少历史兴衰,他们都看在眼里:踢声清脆的马车,叮当做响的电车,甚至二战时期侵略者横行的坦克,还有六百多年来捷克人前行的脚步……倚凭桥栏天马行空间,夜色已降,华灯却起。在路灯的黄光下雕像们隐去了白日的神情与姿态,只留着模糊的轮廓让你肆意想象那些捷克早期巴洛克风格大师们对艺术和生命的诠释.
而当携带这样的思考深入到布拉格的更多胜地时,我开始慢慢厘清布拉格神秘之源——历史与艺术的厚积让这个城市拥有了恒久的魅力。
- 布拉格图书馆的设计不会改变 | 2007-11-07
- 欧洲视觉笔记:金色布拉格 | 2007-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