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发布日期:2008-09-26
作者:杨吉

李宁的“蓝海”(2)

 1  |  2  |  3 

有一点虞立琪说的很对。她指出,李宁能有今天跟它较为完善的现代化企业管理机制分不开。“它的创始人早在十多年前就脱离了企业日常管理。在管理上,它数度大规模迎来‘空降兵’,并成功将之与企业文化融合。”其实这个过程对李宁及其公司都很重要。从品牌角度讲,用一个人的名字命名企业,好处虽多,风险更大。人非圣贤,是人都会犯错,包括李宁在内,他会说错话、做错事。更何况,李宁名气再大,也容易过气,过气的明星就等同凡人,所以当某一天,人们问起李宁是谁,他是干什么的时候,要卖出一件李宁是何等之难?或许这些浅见在李宁创办其企业当初就早已预见,与其靠自己在亚运会、奥运会得来的金牌、赢来的人气换得一些销售业绩,倒不如趁热打铁,尽早退到幕后,让名声传扬、靠产品说话。这位体操王子、运动场上的健儿在商业上的手法倒也老练成熟,他在李宁公司成立8年后(1999年)借着去北京大学进修的机会,把总经理的职位交给了更适合的人,而这一举动对李宁后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对此,虞立琪的评价是:“随着李宁做出这个决定,中国即将诞生创始人缺席而公司治理结构最为完善的公司之一。这一点在未来将成为主导李宁公司发展的逻辑线索……”李宁可能不是一个绝顶优秀的商业人才,但至少是一个有勇气和决断的领导者,在关键此刻的这一“归隐江湖”为李宁赢得了从容应对的时间和空间,而不必在他不熟悉的管理运营上留下话柄。而对整个公司而言,李宁的放手、授权恰恰为公司消除了前进的障碍和束缚。

另一方面,李宁的营销也值得称道。这或许得益于李宁创业初期“恩人”李经纬的言传身教。要知道,李经纬的健力宝在当时就是以“敢为天下先”的大手笔营销而迅速崛起的。这样的体育营销“基因”同样在李宁上得以延续。如《李宁:冠军的心》中所记叙的,李宁从19年前就不断地结合中国市场的环境进行体育营销,是国内进行体育营销活动次数最多的公司,曾成功对多届奥运会、亚运会、世锦赛等赛事进行体育赞助,也是国内第一家签约NBA球星的体育用品公司。而就产品研发来说,李宁始终走在创新的前列,和耐克、阿迪达斯等相比,李宁擅长从中国元素中寻找灵感推陈出新其产品,如火龙款乒乓球服,其设计核心概念便是中国龙的形象;“赤壁”文化鞋,用的是赤壁之战的故事;“钟馗”篮球鞋,其形象取自中国民间信仰中捉鬼驱妖、安宅保太平的大神钟馗;“乘云”篮球鞋,是源自周穆王八骏《拾遗记》的典故……作为一家中国企业,李宁并没有向“欧风美雨”示弱,或盲目地跟从、模仿,而是积极、主动地从本土资源中获取创意元素,李宁的“不走寻常路”为它赢得了先机和胜率。

当然,李宁也有很多难题亟待解决。产权如何更明晰,品牌如何更国际,销售业绩如何再提升,治理结构如何更完善,这些都是李宁需要面对的“坎”。迈过去了,前路依然坦荡平整,反之,李宁有可能又是一家长不大的中国公司。在这个意义上,虞立琪的书为我们创造了一次近距离观察李宁的机会——它的起源、它的成长、它的发展和它不可限量的未来。

 1  |  2  |  3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