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发布日期:2009-02-16
作者:韩福东

浴火者未重生

经济观察报 特约作者 韩福东 邱毅入狱前,我电话采访他,他说在自己被控的所有案子中,惟独率众包围、冲撞高雄地方法院一案对他“真的有危险”。当时他刚被法院二审判处有期徒刑1年零2个月。台湾是三审终案制,邱毅预感到自己要坐牢了,他表达了对政治的极度厌倦,声称不久后将退隐山林。

接着,揭扁家弊案不遗余力的邱毅,果然被以“首谋聚众滋扰罪”三审定谳入狱。2007年11月20日,邱毅出狱,4个月后贡献出这本《邱毅狱中书》。他在自序中说,“其实我只是在走一条壮志未酬的不归路”。“陈水扁低估了我的斗志和耐力,‘仇恨’意外地使我坚强,也使我克服劫难,度过漫长难熬的208天,然后成为重生的浴火凤凰。”

但出狱的邱毅却把入狱前远离政治的愿望扔到了一边。在台湾,他仍是头号的“揭弊天王”,代表了蓝绿对峙政党板块中最激进的一端力量。

不过,《邱毅狱中书》并未过多表现蓝绿对峙的情绪,其主体部分是关于台湾监狱现阶段黑幕与政策短板的陈述。这在很大程度上应得益于本书的两位协力作者,监狱教诲师王诏民和“法务部”专任精神科医师王敏吉。

书中有监狱内大量使用过期药品、卫生科与药商勾结收取回扣的个案,也有对具名检察官、法医等人的相关指控,对这些指控,我们当然不能说真相一定都站在邱毅这边,但在台湾,可以确定政治干预司法与狱政的现象是屡见不鲜的。因两位协力作者的缘故,该书内容以艾滋病患者和吸毒人士在监狱内外的遭遇为叙述重点,但又未止于简单的悲天悯人情怀,而着力于探究问题的解决途径。

在书末,邱毅与两位协力作者还提出《狱政与反毒白皮书》,提出从六个面向来具体检讨狱政改革,而首当其冲的是“政府资源配置合理化”。邱毅表示,若简单将司法刑事区分为调查、检察、审判与矫正四个部分,犯罪者在矫正体系的时间最长,受到的影响也最大,因此世界各地在资源分配上对矫正体系极其重视,但台湾却迥异于国际惯例,矫正体系长期处于弱势,资源分配不足,受到重视程度不够。而考其原因,则在台湾特殊畸形的“媒体政治生态”:检调侦办黑金或重大犯罪案件,法官审理前述案件,很容易受到媒体青睐,成为炙手可热的正义英雄,以选票为首要考量的政府,自然乐于将资源集中在容易凸显政绩、讨好选民的部门。

身为台湾“立法委员”的邱毅,对“选举政治”的局限有着近身的观察,他在关于狱政改革的第二个具体面向“矫正体系组织定位不明”的论述中,也指向了这一点。他说,“矫正司”隶属“法务部”幕僚单位,矫正的改革方针,必须受“部长”或政务官主导,在选举挂帅的政治生态里,“部长”及政务官常属政治考量下派任,故常出现“外行领导内行”的问题,使矫正体系人士的调派、预算编列、政策拟定、工作执行均受掣肘。

该书的附录部分是邱毅在狱中写的笔记。他说:“每天都看到报纸,一堆政治垃圾新闻充斥,想想过去自己也身在其中,很感到惭愧。”远离政治纷争,活出真正自我,应的确是邱毅狱前狱中相当一段时间内的真实想法。但出狱后的邱毅却再次在政治口水的风头浪尖上起舞,这从本书最末一篇《报答知遇之恩》中其实可见端倪,他在该文中表达了对国民党在不分区“立委”提名中将他排名第五的感激之情。接下来如大家所见,他在既往的老路上冲锋陷阵。“仇恨”的确使他坚强,但他也欠缺反省精神,只将自己的入狱看做民进党的迫害,而很少检讨自己开车冲撞法院的行为本身。这个浴火者并未重生。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