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学习大师的投资习惯

订阅
2009-05-06
周年洋

英国大哲罗素说:“大多数人宁肯去死也不愿思考。许多人确实是这样死去的。”用这句话去观察芸芸众生,你不得不叹服哲人的深邃;如果用这句话来看待投资领域的种种事情,这句话更显精辟。我们愿意接受很多流传甚广的关于投资的陈词滥调,但不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一下,这些陈词滥调到底意味着什么?只要你不培养思考的习惯,你就会被无知左右,被潮流左右。在一个20%的人赚大钱,80%不赚钱的投资世界里,被大众意见操纵的投资,最终结果是一次次赔钱,最后赔掉本钱,在这个市场里死掉。

要想跨进投资这个世界,第一步就是要培养思考习惯,去掉失败投资者的七种致命投资信念:一是迷信预测要想赚大钱,就得对市场的下一步动向进行预测;二是迷信权威,认为自己不会预测,那些权威会预测;三是迷信内部消息能赚大钱;四是迷信分散化投资;五是要赚大钱就要冒大风险。六是迷信工具,以为有一套技术系统能确保投资利润;七是迷信市场必然性,市场会照着自己的预测去发展。这七种迷信几乎是很多投资者的通病。迷信权威的预测、冒大风险才能赚大钱、迷信分散化投资、内幕消息和技术指标,是在中国股市中最流行的信念,而恰恰是这些信念,让很多投资者走上了错误的投资道路。对流行的、脑海中现成的投资观念进行独立思考,是走向正确投资道路的第一步。

我在评论《一号法则》的文章中,讲到要领悟投资之道,捷径就是阅读那些投资大师的著作或者总结投资大师投资经验的著作。投资大师是如此之多,要领悟每个人的投资精髓,对于初学者不是一个小工程,更重要的还在于,既然投资有一定的规律,这么多投资大家在其成功的投资过程中有没有一些共同特性或制胜习惯呢?如果有,那么这种带有归纳性的投资共性,就能揭示投资的成功之道,而对于初学者,一开始就能领会投资之道,那无疑是终南捷径。总结众多投资大师成功习惯的著作已经有了,这就是马克·泰尔著的《巴菲特与索罗斯的投资习惯》。

在这本书中,作者总结了两位大师虔诚奉行的23种思考习惯(也是投资习惯)和方法,虽然本书只是讲巴菲特和索罗斯的投资习惯,实际上,他们两个人已经涵盖了林奇、巴鲁克、坦普尔顿、菲利普费希尔等众多大师的投资习惯,“所有人都遵循着与巴菲特和索罗斯一摸一样的思考习惯,无一例外”。

在这篇文章中,我不可能对这23种制胜习惯进行全部介绍,不过,我可以把我领悟到的精髓写出来。我觉得这23种习惯的最重要、最关键处在于,投资要保持尽可能高的确定性,或者说投资要找到高概率事件。可以说,作者总结出的这23种习惯就是围绕高确定性建立的一套系统。每一条原则都是在整个系统中运作的,不是单独的事件,每一条原则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制胜习惯的第一条原则是永不赔钱,怎么样才能不赔钱?那当然是赚钱的概率很高的事件了。什么样的事件是高确定性的呢?首先一定是你很懂很熟的投资对象,你不懂的行业或公司,你从一些大众渠道得到的所谓内幕消息,是不具备高确定性的,那就不是你投资的范围。如果是高确定性的事件,那么投资就不是冒风险,既然知道不赔钱,那就应该集中投资,能买多少就买多少,而不是去做什么分散化投资了。如果当初的投资从高确定性变得很不确定了,投资的性质已经改变,那就要从这种投资中退出了。当市场上找不到高确定性的投资对象时,那就只有耐心等待,什么事情也不要去做,而不是冒大风险去做只有5%可能性盈利的投资了。两位大师的23条制胜习惯,以一种系统的方式告诉投资者要以什么样的心态进入市场、确立什么样的投资对象、何时盈利或亏损退出、何时监控投资目标等等。

读完《巴菲特和索罗斯的投资习惯》一书后,如果你领悟了高确定性或高概率事件的真正内涵,并能在投资的每个环节达到这个目标,那么你可能会交一些学费,但不会那么昂贵,离投资成功也就不远了。

对于高确定性,在巴菲特和索罗斯那里的具体做法是不同的。这主要体现在两者的投资标准不同。巴菲特的投资标准就是找到高质量的低估企业,这样的企业具有特权或又深又宽的护城河、优秀的管理层有效地分配资本、较高净资产收益率,而且价格被大大低估,具有很高的安全边际。索罗斯的投资标准在于先投资再调查。他通过对市场各种因素的观察,发现市场的某一种趋势,但这种趋势只是一种假设,先小量的资金买入,如果市场的表现跟假设一致,那么再大量买进,如果市场表现跟假设相反,那就赶快撤出。因为在小量买进之前,已经用自己长年累月的经验所形成的无意识能力考察了市场的方方面面,出错的概率已经很小了,小量的试验,即使出错,也不会带来巨额损失。

不管是巴菲特还是索罗斯,他们建立的那套投资标准都要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的辛勤劳作,长期专一于同一件事情,对这个领域的所有方面甚至细节都非常熟悉,这种认识投资对象的能力从有意识变成无意识,以至于他们在做投资决策的时候,在外人看来可能过于胆大了。巴菲特用10分钟时间就可以做出一桩收购一个1亿美元公司的决定,而索罗斯则可以在会谈中间,做出一个数亿美元的投资决策。而具备这种能力,需要多年的经验积累和学习多方面的知识。

实际上,学习大师的投资习惯,最终需要的是勤奋而不懒惰,这不仅是行为上的勤奋,更多的是思考上的勤奋。大多数人不能容忍别人行为上的懒惰,却对别人思维上的懒惰网开一面。而在投资这项事业上,没有思维上的勤奋,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只有从思想上领悟到,投资是买入公司的一部分或全部,不是股价的高低变化,你才会去寻找好的公司,再寻找各种渠道去考察公司。先有思考上的勤奋,行动上的勤奋才有价值。不然,就会南辕北辙,离投资成功之道越来越远。

(和相关资料由中信出版社提供)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