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政经要闻 > 北京消息

在华韩企投资转向 长三角、渤海湾成为首选

  
作者:翁仕友
发布日期:2008-05-22

网络版专稿  记者翁仕友  在经历了“非正常撤离”风波之后,在华的韩国企业正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

韩国贸易投资振兴公社北京馆馆长郭福墠20日表示,通过加强韩国企业的中国本土化经营,将引领中韩两国企业进入成熟的互利时代,在投资方向上,韩资企业正由山东、东北等这些对加工贸易有利的地域“迁徙”到那些进入中国内需市场有利的区域,譬如长三角、渤海湾地区。在投资规模上也正呈扩大态势,过去的小规模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将被逐步淘汰出局,取而代之的是中大规模的资本密集高新技术企业。过去,在华韩企多以独资为主,不过现在发生了些变化,并购、参股中国企业等方式已经被很多韩企采用。

韩国贸易投资振兴公社是1962年设立的国营贸易投资促进机构,目前在全世界有97个贸易馆,其中有9个在中国,分别设在北京、上海、广州、青岛、大连、武汉、成都、香港、台北。现任北京馆馆长郭福墠于2007年8月上任,在此之前,他一直担任青岛韩国贸易馆馆长。在山东青岛韩国企业“非正常撤离”事件之后,郭福墠参与韩国政府在青岛等地的调查。

郭福墠认为,韩国企业非正常退出的主要原因是经营成本的增加。由于这些企业多是从事加工贸易,2007年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法规的实施使得这类企业发展受限;下调出口退税等国家政策调整也影响了企业利润,同时还有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土地使用费用的增加等因素。此外,当地政府考虑到招商引资业绩的减少,对于正常清算工作有时不予协助,同时追溯优惠税金、并处以罚金,这也导致了“非正常退出”。

从2002年起,中国取代美国成为韩国最大对外投资对象国,来自韩国输出入银行的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末,在华投资金额22537百万美金,在华设立的法人累计18042个。通过实地调查后,郭福墠认为,除了山东省之外,韩企在中国各地投资总体上呈现的是增长态势,尤其以江苏省为代表,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姓名:
* 邮箱:
* 昵称:
* 姓名和Email为保密项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2001-200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