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政经要闻 > 北京消息

人大委员:今年秋种前 提高粮食价格

  
作者:王毕强
发布日期:2008-08-29

网络版专稿 记者 王毕强 为了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今年秋种之前,应该适当上调粮食种植作物,特别是小麦种植作物的价格。

8月28日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分组审议有关报告时,有多名全国人大常委建议,应该适时提高粮食价格,并就提高粮价所带来的影响提出了解决方案。

粮价非涨不可

“农民种粮是赔钱的”,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李登海根据山东省农业厅的调研情况,算了一笔账:种一亩小麦的收入,除了成本(不算人工)一亩地收入 153元钱,一亩地玉米是209元钱,一亩地的棉花是619元钱,一亩地花生是818 元钱,在这里统计的数字不包括农民自己的劳动用工。

据调查,种一亩小麦共需要8到11个劳动工,玉米需要11到12个劳动工,棉花需要20到22个劳动工,花生需要约12个劳动工,如果按照我国目前农民工每天收入的平均数来算,每天是 40元钱,像小麦153元的收入,至少需要8 个劳动工,就是320元,减去153元的收入,按成本算每亩要赔人工钱167元,所以农民种粮是赔钱的。

李登海说,农民期盼着粮食价格能够有所提升,因为现在化肥、农药、燃油、机械耕作及人工都在涨价,物价上涨很快,但是粮食价格总上不去,国际的价格也远远超过国内的粮食价格。

而且现在化肥价格上升速度很快,特别是在黄淮海各省每年种二季的地方,用的氮磷钾复合化肥每百斤价格,由原来的零售价110-120元提高到目前的280-290元。虽然国家给了补贴,但补贴的收入已经被目前上涨的物价给冲掉了。况且在补贴问题上还存在很多不到位的具体问题。

“秋天很快要播种了,如果国家还不出台小麦适当提价的决定,势必要影响今年种小麦的面积”,李登海表示,现在种一亩地的花生收入等于种五亩地小麦的收入。如果国家粮食不提价,农民一定会选择种花生,这就势必会影响到国家粮食的安全。

李登海说,目前撂荒不种地,或勉强种植浪费土地的现象太多了,现在米袋子要省长负责,如果农民没利益,省长责任制也不行。

“所以我国应该适时适度地上调粮食价格,而不应该稳步提高,我们的标准应该是以国家粮食安全为标准,要保护和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李登海表示,在今年秋种之前,应该对粮食种植作物,特别是小麦种植作物的价格适当上调。

刘振伟委员从粮食安全方面,进一步建议,应该系统考虑粮食安全问题,并采取一些更加有力的措施。

他表示,现在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除了人口不断增长,土地不断减少,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这些老的因素以外,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因素。新的因素,一是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二是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在提高,三是工业消费在快速增长,特别是现在的生物能源、生物化工对粮食的需求太快。还有,农村金融支持的力度不够,一些农村出现空心化,土地流转问题、土地征用制度问题,粮食价格问题等,都是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

辜胜阻委员则从国际粮价的角度,阐述了提高国内粮食价格的必要性。他说,国际上的粮价是我国粮价的三倍,这就有如何跟国际接轨的问题。现在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很重要的是通过价格形成机制,让农民从价格当中得到好处。

从记者掌握的情况来看,在28日分组讨论中,发言的委员都表示支持提高粮食价格,有的委员更是建议应大幅度提高粮价。

“粮价问题要下决心,不要一般地提,要适当的大幅度的提才能解决问题”,牟新生委员表示,国际粮价比国内高得多,粮食现在从内向外走私,数量虽然不大,但是已经有了苗头,应该对此保持警惕。

陈玉杰委员认为,要解决农民的问题,很重要的还是要提高粮价。他说:“应该是较大幅度提高粮食价格,如果国家有困难的话,可以考虑分步实施,但是提价的信号要给农民。”

“粮食涨价不能和通胀划等号”,对于提高粮食价格可能会给通货膨胀带来的压力,李乾元委员表示,粮食是物价和工资上涨的被动接收者。当前我国通货膨胀是最关键的问题,也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但是从战略上讲,如果不及早地部署这个问题,不把提高粮价这个意向告诉农民,我们的农业发展、我们的粮食生产还是有问题的。

“8 亿农民都盼望着国家对粮食能够提价”,李登海说,最大的粮食安全就是能够让农民获得最大的利益,否则不管国家对农业怎么样投入,如果农民得不到利益,粮食就不安全,农民有地也不种。

消费者、农民双补

对于,在今年 CPI 持续上涨,经济形式趋于严峻的情况下,如果提高粮食价格,如何解决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特别是低收入家庭的实际困难问题,委员们也提出了解决的方案。

“一是通过财政的补贴来降低生产成本,另一个是让农民从价格中间得到利益”,辜胜阻委员建议,可以通过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的方式,来提高城镇居民对高粮价的承受能力。通过给消费者补贴,让粮价逐步和国际市场接轨,让农民从粮食的价格中间得到好处,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同时,财政对农业的补贴也不能减少,让农民从两头得到好处。

李慎明委员从国际战略的角度阐述了农业补贴的重要性。他说,基辛格在上个世纪70 年代就讲过,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世界。他很赞成这次在多哈回合谈判中,中国和印度联手顶住了美国的压力,不准备减少国家对农业的补贴。他表示,如果中国减少农业补贴,那么农民种粮的成本就会上升,就会造成农民不种粮,外国就会利用粮食问题从战略上控制中国。

牟新生委员则进一步表示,对广大农民用补贴的办法是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是不能解决全部的问题,还是应该从提高农业的效益上下工夫。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姓名:
* 邮箱:
* 昵称:
* 姓名和Email为保密项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2001-200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