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2008-09-05
贺文
订阅

在华投资环境更加公平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贺文 6年前,许振义来到中国,6年后,在身为中国新加坡商会执行总监的他看来,这几年中国投资环境最让外资企业欣喜的改变,突出在观念上。“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在环保、安全生产、劳动保障等几个重要方面,有了很大变化,把很多先前环保违法、用工不规范的企业拉回到同一起跑线。这对很多本来就守法的新加坡企业来说,肯定是件好事。”

经济观察报:能介绍一下过去的2007年新加坡企业在华投资的整体情况吗?

许振义:2008年1-6月,新加坡对华实际投资 25.2亿美元,同比增长49.5%,首次超越了日本和韩国,成了中国第三大外资来源地,仅排在香港和英属维尔京群岛之后。

以新加坡的经济总量和整个国家对外的投资情况来看,这充分体现出新加坡企业和商界对在华投资的很大信心和期望。

经济观察报:我们的印象中,新加坡在中国的投资比较集中在电子、精密机械、化工、食品、服装等制造业领域。新加坡企业未来在华的投资新方向是什么?

许振义:上述投资领域会进一步加强,同时,在环保、金融、新能源、物流、房地产等领域也会有新一轮的投资热情。这与中、新两国的经济发展阶段是正相关的。

经济观察报:新加坡在华投资的企业对中国当下的投资环境满意程度如何?你认为中国投资环境近几年出现的最大改进是什么?

许振义:从当前的投资热情来看,新加坡企业对中国当下的环境还是比较满意的。近几年最大的改进主要体现在规范化上,特别是安全生产、环保和劳动保障等几个重要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违法成本、减低了守法成本,把很多先前环保违法、用工不规范的企业拉回到同一起跑线,对很多本来就守法的新加坡企业来说,肯定是件好事。

经济观察报:中国经济目前遇到一些问题,比如通货膨胀、成本上升。这些因素将对新加坡企业在华的投资决策产生何种影响?

许振义:对很多在华投资的新加坡企业来说,最重要的几个因素就是成本、市场、人才、经济走向。而国策和世界经济走势是直接影响这些因素的基本要素。为长远计,只要总的发展方向不变,新加坡企业对华投资的热忱还是会维持的。

经济观察报:已有现象显示,中国作为全球制造工厂的部分投资正向着成本更低廉的越南、菲律宾等国家转移。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加坡企业、尤其是制造型企业会选择暂时缩减对华的投资吗?

许振义:制造型企业在考虑投资地时,劳动力成本只是其中一项考量点。其他如物流、研发能力、市场潜力、政府执政能力等等也会直接影响投资决策。新加坡许多制造型企业一向积极地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合适的投资地点,当然也会考虑在这些新兴地区投资。但是,当前新加坡对外投资是十分踊跃的。增加对其他地区的投资不一定就会暂时缩减对华投资。这不是零和游戏。

经济观察报:在你看来,奥运会后的中国经济是可能出现萧条,还是继续保持比较快速的增长?为什么?

许振义:奥运会对中国经济肯定起了正面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是辅助性的、区域性的,并不是根本性、全国性的。在当前的世界经济政治大背景下,我认为奥运后的中国经济发展会出现技术性的放缓,但是不至于陷入萧条。

(本报记者张婷对此文亦有贡献)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