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扶持难解中小企业经营困境
网络版专稿 实习记者 韦承武 调整出口退税率、增加对中小企业信贷额度等等这一系列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的问题,9月4日国家发改委在官网上发表消息称。但业内人士指出,制度扶持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现在面临的问题。
发改委称,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尤其是出口的高速增长,带动了中小企业快速发展。但由于我国一些中小企业的产品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缺乏自有品牌,市场竞争力较弱。近期又受美国等主要经济体增速放缓和进口要求减弱、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使一些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和出口出现了困难。
今年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实现产值6.58万亿元,实现利润6258亿元,同比增长30.8%。中小企业较为集中的纺织行业销售额增长17.4%,利润增长8.4%。尽管从整体上看利润仍有所增长,但同期仍有6.7万家规模以上中小企业亏损,且增速已大大放缓,同时未来仍有诸多不利因素。
对此,政府主要以制定相应的财政、货币等政策措施来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比如,国家调升了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央行最近增加了对中小企业信贷额度等。
然而,有业内人士指出,导致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放缓导致的需求减少,在出口减少的情况下,努力扩大国内需求才是最有效的解决办法。

- · 发改委征求反价格垄断意见 调控不公平高价行为 | 2009-08-13
- · 钢协否认发改委驳回将执行矿石统一价提议 | 2009-08-12
- · 发改委油价 | 2009-08-07
- · 新望院长赴法国参加第三届中欧社会论坛预备会议 | 2009-08-05
- · 传广汽重组吉奥 资产保密协议已签 | 2009-08-05